清凉来古刹,随喜住孤筇。
幢影摇晴霭,经声静午钟。
法莲生旱藕,铁钵寤雩龙。
稽首杨枝佛,天花雨石淙。
清凉来古刹,随喜住孤筇。
幢影摇晴霭,经声静午钟。
法莲生旱藕,铁钵寤雩龙。
稽首杨枝佛,天花雨石淙。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精严寺所见的一幅宁静而庄严的祈雨场景。首句“清凉来古刹”便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仿佛是远离喧嚣,踏入了一个充满禅意的世界。接着,“随喜住孤筇”则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喜悦与平静,他独自漫步于寺院之中,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
“幢影摇晴霭,经声静午钟”两句,通过生动的细节描绘,将读者带入了寺庙的日常生活中。彩幢在晴空下的摇曳,经声在午后的钟声中回响,这些景象不仅展现了佛教仪式的庄重,也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
“法莲生旱藕,铁钵寤雩龙”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祈雨的仪式与自然界的元素巧妙结合。法莲象征佛法的传播,旱藕则是祈求雨水的象征,铁钵和雩龙则代表了僧侣与自然界的沟通,共同祈求雨水降临,以解干旱之苦。
最后,“稽首杨枝佛,天花雨石淙”以简洁有力的语言收尾,表达了作者对佛法的虔诚敬仰以及对自然界的敬畏之心。通过这一系列的描绘,诗人不仅展现了精严寺的庄严与美丽,更传达了人与自然、信仰与生活的深刻联系,使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一种超越时空的宁静与和谐。
沙堤香软。正宿雨初收,落梅飘满。
可奈东风,暗逐马蹄轻卷。
湖波又还涨绿,粉墙阴、日融烟暖。
蓦地刺桐枝上,有一声春唤。任酒帘、飞动画楼晚。
便指数烧灯,时节非远。陌上叫声,好是卖花行院。
玉梅对妆雪柳,闹蛾儿、象生娇颤。
归去争先戴取,倚宝钗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