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山三首·其二》
《游山三首·其二》全文
宋 / 陆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萧然破帽伴枯藤,逢著青山不厌憎。

家似江淮归业户,身如湖岭罢参僧。

煨柴夜宿寒炉火,洗釜晨敲古涧冰。

果向此中能得趣,宦途捷径不须曾。

(0)
翻译
破旧的帽子和枯藤相伴,遇见青山也不再心生厌恶。
家如同江淮间回归的农户,我像在湖岭上结束了僧侣生涯。
夜晚围着冷炉烧柴取暖,清晨敲击冰封的古涧洗涤炊具。
如果能在这样的生活中找到乐趣,官场捷径就无需曾经追求过。
注释
萧然:形容景象凄凉或人境况落魄。
破帽:破旧的帽子,可能象征着生活的简朴。
伴:陪伴。
枯藤:枯萎的藤蔓,常用来象征衰老或荒凉。
逢著:遇到。
青山:青翠的山峰,象征自然美景。
厌憎:讨厌或嫌弃。
家似:家就像。
江淮:长江和淮河之间的地区,代指故乡或普通生活。
归业户:回归田园的农户。
身如:身体如同。
湖岭:湖泊边的山岭,可能暗示隐居之地。
罢参僧:结束僧侣生活,可能指脱离世俗。
煨柴:用火慢慢烘烤柴火。
夜宿:夜晚住宿。
寒炉火:寒冷的炉火,形容生活条件艰苦。
洗釜:清洗炊具。
晨敲:早晨敲打。
古涧冰:古老的山涧里的冰,可能指水源。
果向:如果真的。
此中:这里,指这样的生活。
能得趣:能找到乐趣。
宦途:仕途,官场。
捷径:快速成功的途径。
不须曾:不必曾经追求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山时的孤寂与淡泊心境。首句“萧然破帽伴枯藤”,以破帽和枯藤的形象,刻画出诗人独自游历的落魄与自然的冷寂。次句“逢著青山不厌憎”,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的喜爱,即使身处困境,也无丝毫厌烦之情。

第三句“家似江淮归业户”,暗示诗人或许在外漂泊已久,对家乡有着深深的思念,将自己比作江淮间回归家园的人。第四句“身如湖岭罢参僧”,则透露出诗人可能有过出家修行的经历,如今归于世俗生活。

第五、六句“煨柴夜宿寒炉火,洗釜晨敲古涧冰”,通过夜晚围炉取暖和清晨敲击冰涧的细节,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艰苦与清寂,但又不失坚韧与乐趣。

最后两句“果向此中能得趣,宦途捷径不须曾”,诗人感慨如果能在这样的生活中找到乐趣,那么仕途上的捷径并不重要。这表达了诗人对平淡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功名的淡泊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游山为线索,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的人生哲学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作者介绍
陆游

陆游
朝代:宋   字:务观   号:放翁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1125—1210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
猜你喜欢

朝谒应天神御瞻仰壮丽退憩斋房作

云构崔嵬敞梵筵,皇家基运此兴先。

如存不改当阳坐,善护常开种福田。

四彻金绳规宝所,九衢琼树宿非烟。

须知补旧延洪意,重数仙人拂石年。

(0)

喜晴晚归

八月高空卷断霓,落霞残照掖门西。

仙城气暖犹藏雾,辇路尘清不杂泥。

殿里风回闻禁漏,阙边云敛见丹梯。

迎寒便立甘泉仗,扈从应无七圣迷。

(0)

晚望京邑

暮垒初休角,孤谯半掩门。

鸿声骋寥泬,鸦意恋黄昏。

远岫排头碧,春河彻底浑。

关东三百里,依约是天阍。

(0)

孟津岁晚十首·其五

曲岸群芳歇,高台倦目留。

晋山青不断,河潦浊难收。

世路功名急,天衢岁月遒。

吾生犹可养,嵩麓是耕畴。

(0)

岁晚感事·其三

积水千陂会,孤城一角存。

鸟乌喧昼霁,蛇虺喜冬温。

地夐荒民屋,天高思国门。

楚优歌舞拙,何处强持樽。

(0)

皇后阁端午帖子词·其三

鲜云瑞旭楼前晓,宝艾芳椒殿里香。

五数已知随地永,九重更自配天长。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