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然破帽伴枯藤,逢著青山不厌憎。
家似江淮归业户,身如湖岭罢参僧。
煨柴夜宿寒炉火,洗釜晨敲古涧冰。
果向此中能得趣,宦途捷径不须曾。
萧然破帽伴枯藤,逢著青山不厌憎。
家似江淮归业户,身如湖岭罢参僧。
煨柴夜宿寒炉火,洗釜晨敲古涧冰。
果向此中能得趣,宦途捷径不须曾。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山时的孤寂与淡泊心境。首句“萧然破帽伴枯藤”,以破帽和枯藤的形象,刻画出诗人独自游历的落魄与自然的冷寂。次句“逢著青山不厌憎”,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的喜爱,即使身处困境,也无丝毫厌烦之情。
第三句“家似江淮归业户”,暗示诗人或许在外漂泊已久,对家乡有着深深的思念,将自己比作江淮间回归家园的人。第四句“身如湖岭罢参僧”,则透露出诗人可能有过出家修行的经历,如今归于世俗生活。
第五、六句“煨柴夜宿寒炉火,洗釜晨敲古涧冰”,通过夜晚围炉取暖和清晨敲击冰涧的细节,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艰苦与清寂,但又不失坚韧与乐趣。
最后两句“果向此中能得趣,宦途捷径不须曾”,诗人感慨如果能在这样的生活中找到乐趣,那么仕途上的捷径并不重要。这表达了诗人对平淡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功名的淡泊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游山为线索,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的人生哲学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