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戎持节渡重瀛,蕃舶潜踪蹑后程。
十道供张传契箭,千村拱卫撤乡兵。
叩关挑战声先夺,开壁鏖军计未成。
六月匡王空奏绩,谁封京观殄长鲸。
元戎持节渡重瀛,蕃舶潜踪蹑后程。
十道供张传契箭,千村拱卫撤乡兵。
叩关挑战声先夺,开壁鏖军计未成。
六月匡王空奏绩,谁封京观殄长鲸。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战争的激烈与复杂,通过“元戎持节渡重瀛,蕃舶潜踪蹑后程”两句,展现了指挥官率领军队渡海作战,敌方船只悄悄跟随的情景,生动地刻画出战场上的紧张气氛。接下来,“十道供张传契箭,千村拱卫撤乡兵”描述了军队布阵严密,各地村庄协助防守,显示出军事部署的周密与规模宏大。
“叩关挑战声先夺,开壁鏖军计未成”则描绘了军队冲锋陷阵的场面,声音先于行动夺人耳目,但最终并未能实现预设的战术目标。最后,“六月匡王空奏绩,谁封京观殄长鲸”两句,表达了对战争结果的感慨,即使在六月的战斗中,匡王(可能指指挥官)的功绩未能显现,最终未能彻底消灭敌人,留下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古代战争的残酷与复杂,还蕴含了对战争结果的反思,提醒人们战争的代价以及和平的重要性。
绿云涨脩堤,红雾迷横桥。
烟村近城郭,楼台郁岧峣。
春风二三月,一舸浮清苕。
枕水何人居,倚户看轻桡。
回头见南山,孤塔峨山椒。
耕牛引闲犊,秧水浮新苗。
悠然爱吾庐,楚语何待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