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云涨脩堤,红雾迷横桥。
烟村近城郭,楼台郁岧峣。
春风二三月,一舸浮清苕。
枕水何人居,倚户看轻桡。
回头见南山,孤塔峨山椒。
耕牛引闲犊,秧水浮新苗。
悠然爱吾庐,楚语何待招。
绿云涨脩堤,红雾迷横桥。
烟村近城郭,楼台郁岧峣。
春风二三月,一舸浮清苕。
枕水何人居,倚户看轻桡。
回头见南山,孤塔峨山椒。
耕牛引闲犊,秧水浮新苗。
悠然爱吾庐,楚语何待招。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山水画卷。开篇“绿云涨脩堤,红雾迷横桥”,以“绿云”喻茂盛的植被,以“红雾”渲染朦胧的氛围,堤岸与桥梁在色彩的对比中展现出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接着“烟村近城郭,楼台郁岧峣”,烟雾缭绕的村庄靠近都市,高耸的楼台在烟雾中若隐若现,营造出一种既亲近又遥远的意境。
“春风二三月,一舸浮清苕”描绘了春日里,微风轻拂,湖面上一艘小船缓缓前行,水面泛起层层涟漪,清雅宁静的画面跃然纸上。随后,“枕水何人居,倚户看轻桡”,诗人想象着有人枕靠着水边居住,倚靠门户,欣赏着轻舟划过水面的景象,生活悠闲自在。
“回头见南山,孤塔峨山椒”转而描写远处的景色,诗人回望,只见群山之中,一座孤塔高耸入云,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庄严。最后,“耕牛引闲犊,秧水浮新苗”,描绘了农忙时节的场景,耕牛带领着小牛在田间劳作,水田中新生的秧苗随风摇曳,充满生机与希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江南山水的秀丽与宁静,以及田园生活的和谐与美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人生重彝伦,有如日饮食。
世道已衰微,慕义遂不力。
天惟降贞人,用以作矜式。
我友少与游,步履准绳尺。
始知慈母功,陶王并淑德。
早孀姑云暮,温养尽归职。
抚此茕然孤,吞熊与画荻。
岂特双孤儿,哀甥托残息。
毌使啼饥寒,三雏一卵翼。
诗礼俨趋庭,慈孝慰朝夕。
夫何扰腥尘,兵刃乍孔亟。
碎玉与珠沉,天人交痛惜。
孝哉催裂情,无泪可复滴。
国典重采风,为君宽罔极。
诘朝悲今日,今日思畴年。
畴年宛昨日,忽为深黄泉。
今日不辍轭,不知昨日悲。
人生恨不足,严霜催留夷。
华垫充炰脍,绵蕞聚蜂蚁。
英雄畏断碣,跋扈良已矣。
人生若长寝,逝者翻言醒。
客何辛苦为,征鸟厉蜂蝇。
世丧道彷徨,一臂交螳螂。
待我百年后,与子归北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