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载交游越水东,明朝买剑事猿公。
虫当病客吟偏剧,衣学残荷制转工。
橘颂自矜难化枳,琴材莫赏老孤桐。
方床未忍徒高枕,门外征尘乱转蓬。
十载交游越水东,明朝买剑事猿公。
虫当病客吟偏剧,衣学残荷制转工。
橘颂自矜难化枳,琴材莫赏老孤桐。
方床未忍徒高枕,门外征尘乱转蓬。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彭孙贻在明末清初时期创作的《续悯乱诗十首》中的第十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乱世的感慨与忧虑。
首联“十载交游越水东,明朝买剑事猿公”,诗人回顾了自己十年间的游历生活,与友人相聚于越水之东,而明天则要前往深山之中,寻找剑术高超的“猿公”学习武艺,预示着即将踏入更为艰难的境地。
颔联“虫当病客吟偏剧,衣学残荷制转工”,通过昆虫在病客面前吟唱得更加凄厉,以及以残荷为衣料的巧妙设计,形象地描绘出诗人面对乱世时内心的痛苦与挣扎,同时也体现了他在逆境中寻求生存之道的智慧。
颈联“橘颂自矜难化枳,琴材莫赏老孤桐”,借橘树自夸难以变为枳木,以及对老孤桐琴材的惋惜,表达了诗人对社会不公和人才被埋没的深深忧虑。橘树与枳木的对比,寓意着才华与命运的不匹配;老孤桐虽为良材,却无人赏识,象征着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哀。
尾联“方床未忍徒高枕,门外征尘乱转蓬”,诗人虽然身处动荡不安的乱世,但内心并未放弃希望,他不愿在安逸中虚度时光,而是时刻准备着迎接挑战。门外的征尘与随风乱转的蓬草,象征着外界的动荡与变化,也暗示着诗人对未来充满期待,随时准备踏上新的征程。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个人经历与社会现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乱世的深刻洞察与忧虑,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