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随风散绿丝,桃花临水弄妍姿。
无端种下青青竹,恰到湘君泪尽时。
杨柳随风散绿丝,桃花临水弄妍姿。
无端种下青青竹,恰到湘君泪尽时。
此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景致,以杨柳、桃花、青竹为元素,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首句“杨柳随风散绿丝”,生动地展现了杨柳在春风中轻摆的姿态,绿丝般的柳条随风飘扬,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次句“桃花临水弄妍姿”,桃花映照在水面,不仅展现了桃花本身的美丽,也通过倒影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动态美。这两句通过对比和细节描写,将春天的生机勃勃与自然界的和谐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后两句“无端种下青青竹,恰到湘君泪尽时”,则引入了情感的深度。青竹在这里不仅仅是自然景观的一部分,它似乎承载着某种情感的寄托。湘君是古代传说中的湘水女神,常与爱情悲剧相关联。这里“恰到湘君泪尽时”一句,暗示了情感的哀愁与深沉,使得整个画面从自然的和谐美中,又增添了一层人文的情感色彩。青竹的种植,或许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期待,或是对某种情感的寄托,而“湘君泪尽时”的情境,则可能寓意着情感的极致表达或情感的消逝。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巧妙地融入了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情感世界的深刻洞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武陵贤宰多爱民,若使逋逃犹避秦。
城头常悬岁时雨,洞口不隔天地春。
君探奇踪问渔父,鸡犬日閒似太古。
一涧如空石作桥,千家相接蓬为户。
辍棹问津沅水西,厚俗非关晋风土。
沙丘半路没祖龙,阿房那听咸阳钟。
荆南斜日莽迢递,目穷候雁徒支筇。
我欲胜游系怀抱,昨夜梦着巴陵道。
谁能写出桃源图,仙花长红春长好。
含毫搆思通神明,汉江髣髴东流声。
寄我半幅见两绝,兼之大篇殊纵横。
斗室豁然入浩渺,坐间波动烟霞生。
蒋王云仍岂凡骨,一脉来自建康城。
杨子相知念衰老,建安回首中原情。
《武陵蒋明府子培过邺因谈桃源之胜南都杨茂才伯海曾绘斯图并长歌见寄勉成一篇用答两意云耳》【明·谢榛】武陵贤宰多爱民,若使逋逃犹避秦。城头常悬岁时雨,洞口不隔天地春。君探奇踪问渔父,鸡犬日閒似太古。一涧如空石作桥,千家相接蓬为户。辍棹问津沅水西,厚俗非关晋风土。沙丘半路没祖龙,阿房那听咸阳钟。荆南斜日莽迢递,目穷候雁徒支筇。我欲胜游系怀抱,昨夜梦着巴陵道。谁能写出桃源图,仙花长红春长好。含毫搆思通神明,汉江髣髴东流声。寄我半幅见两绝,兼之大篇殊纵横。斗室豁然入浩渺,坐间波动烟霞生。蒋王云仍岂凡骨,一脉来自建康城。杨子相知念衰老,建安回首中原情。
https://shici.929r.com/shici/KY8C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