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来短发不胜冠,终老茅茨敢怨天。
小筑强追三径乐,远游未遂五湖船。
竹林诗友欣同社,花坞春风共一川。
待我西窗荫寒碧,妙香与子试龙涎。
年来短发不胜冠,终老茅茨敢怨天。
小筑强追三径乐,远游未遂五湖船。
竹林诗友欣同社,花坞春风共一川。
待我西窗荫寒碧,妙香与子试龙涎。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过所作的《信中见和复以前韵答之》。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联“年来短发不胜冠,终老茅茨敢怨天”描绘了诗人年岁渐长,头发稀疏,不再佩戴帽子,甘愿在简陋的茅屋度过余生,不抱怨命运的安排,展现出一种淡泊名利、顺应自然的生活哲学。
颔联“小筑强追三径乐,远游未遂五湖船”则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虽然未能实现远游五湖的梦想,但仍然努力营造一个接近自然、充满乐趣的小天地,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颈联“竹林诗友欣同社,花坞春风共一川”描绘了诗人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在竹林中聚会,共享诗酒之乐,又在春风吹拂的花田间畅谈,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自然环境的喜爱。
尾联“待我西窗荫寒碧,妙香与子试龙涎”则是诗人对未来的一种期待,想象着在西窗下,与朋友一同品尝珍贵的龙涎香,享受生活的美好,体现了诗人对友情和生活品质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热爱自然、珍惜友情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沈沈鸾殿垂珠箔,祥烟瑞气含楼阁。
三十六宫明月中,夜静无风花自落。
宝屏珠帐一梦时,灵仙初降趋丹墀。
烟衣霞绶赤瑛佩,钧天乐部前参差。
合奏铿锵向金屋,云是仙乡紫云曲。
朱弦远召舜湘灵,凤管应呼秦弄玉。
天汉星流夜既阑,露零珠树彤庭寒。
芙蓉枕上梦初觉,犹闻庭际声珊珊。
上晓五音十二律,仙曲计持心历历。
金线龙头红玉笛,新声吹得情飘逸。
应是夔襄乐府魂,翻得雅音闻至尊。
俾与霓裳羽衣曲,递相奏向梨花园。
恨不逢君出荷蓑,青松白屋更无他。
陶令五男曾不有,蒋生三径枉相过。
芙蓉曲沼春流满,薜荔成帷晚霭多。
闻说桃源好迷客,不如高卧眄庭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