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千里在,烟火一家无。
壮甚睢阳守,冤哉马邑屠。
苍天如可问,赤子果何辜。
唇齿提封旧,抚膺三叹吁。
山河千里在,烟火一家无。
壮甚睢阳守,冤哉马邑屠。
苍天如可问,赤子果何辜。
唇齿提封旧,抚膺三叹吁。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国破家亡、哀伤苍生的情景,反映了诗人对国家的关切和个人的悲痛。其中“山河千里在,烟火一家无”两句,通过对比山河依旧与家庭生活的消散,表达了诗人对于失去的哀叹。“壮甚睢阳守,冤哉马邑屠”则是对战争中的不义行为和无辜者遭受屠杀的控诉。"苍天如可问,赤子果何辜"一句,通过质问苍天,强烈表达了诗人对于无辜者遭遇不幸的愤懑和无奈。而最后两句"唇齿提封旧,抚膺三叹吁"则是诗人在回忆往昔美好时光的同时,对现实的凄凉发出深深的叹息。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充满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