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马上》
《马上》全文
明 / 李东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玉珂朝散紫宸班,马上诗成按辔还。

近侍有名聊作伴,史才无用合教閒。

狂过相府慵通刺,贫住京华亦爱山。

浅薄未酬升斗在,漫将心事付朱颜。

(0)
鉴赏

此诗《马上》是明代文学家李东阳所作。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己在朝堂与日常生活中的一番心境。

首句“玉珂朝散紫宸班”,玉珂是指古代官员上朝时所戴的玉饰,此处象征着官场的庄严与仪式感。紫宸班则是皇宫中的朝会场所,形象地展现了诗人作为朝廷官员的身份与地位。这一句通过视觉与听觉的双重描绘,营造出一种庄重而肃穆的氛围。

接着,“马上诗成按辔还”一句,诗人以“马上”为背景,巧妙地将创作诗歌的过程融入其中。按辔表示骑马时轻轻控制马匹的速度,这里既体现了诗人创作时的从容不迫,也暗示了他对于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和追求。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才华,更流露出其对诗歌创作的热爱与享受。

“近侍有名聊作伴,史才无用合教闲”两句,诗人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自己虽身处高位,但内心却感到某种空虚与无奈。近侍之名,意味着身边不乏同僚与朋友,但“史才无用”则暗示了自己在实际政务中可能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只能寻求内心的宁静与解脱。这种矛盾的心态,既是对现实处境的反思,也是对个人价值与社会角色之间关系的探讨。

“狂过相府慵通刺,贫住京华亦爱山”两句,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的个性与生活态度。他不愿在权贵云集的相府中过于张扬,而是选择保持一份淡泊与宁静;即便在京都这样繁华之地,他也能够找到心灵的寄托——对自然山水的热爱。这两句不仅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的风骨,也流露出他对自然美的向往与追求。

最后,“浅薄未酬升斗在,漫将心事付朱颜”两句,诗人以自谦的语气表达了自己对于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虽然尚未达到理想中的成就,但他并不为此焦虑,而是将内心的思绪寄托于红颜知己,寻求情感的慰藉与共鸣。这一句既是对自身境遇的感慨,也是对友情与爱情的珍视。

综上所述,《马上》一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思考,展现了李东阳在官场与日常生活中复杂而微妙的心境变化,以及他对诗歌艺术、自然美、友情与爱情的独到见解。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世界,也蕴含了丰富的时代背景与文化内涵,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作者介绍
李东阳

李东阳
朝代:明   字:宾之   号:西涯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生辰:1447年-1516年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猜你喜欢

四道吟

天道有消长,地道有险夷。

人道有兴废,物道有盛衰。

兴废不同世,盛衰不同时。

奈何人当之,许多喜与悲。

(0)

好事吟

好事固难将力取,贤人须是著心求。

浮生日月无多子,时过千休复万休。

(0)

天津感事二十六首·其十三

去年桥上凭栏人,今岁桥边骑马身。

桥上桥边不知数,于今但记十三春。

(0)

留题碧落洞

神仙谁道杳难穷,老俗相传住此宫。

山裂旧分三岛洞,羽飞曾驭九天风。

玉为双阙无尘到,云作丹梯有路通。

谁问稚川何处在,俨然金灶列壶中。

(0)

霜天晓角

暮山层碧。掠岸西风急。

一叶软红深处,应不是、利名客。玉人还伫立。

绿窗生怨泣。万里衡阳归恨,先倩雁、寄消息。

(0)

感皇恩.为范倅寿

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唤得笙歌劝君酒。

酒如春好,春色年年如旧。青春元不老,君知否。

席上看君,竹清松瘦。待与青春斗长久。

三山归路,明日天香襟袖。更持银盏起,为君寿。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