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留题碧落洞》
《留题碧落洞》全文
宋 / 连希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神仙谁道杳难穷,老俗相传住此宫。

山裂旧分三岛洞,羽飞曾驭九天风。

玉为双阙无尘到,云作丹梯有路通。

谁问稚川何处在,俨然金灶列壶中。

(0)
注释
杳:深远,难以寻觅。
宫:宫殿,这里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三岛洞:神话中的仙岛。
九天风:极言天空之高,象征神仙的力量。
双阙:宫殿的门楼。
丹梯:形容云梯如丹霞般美丽,通往仙境。
稚川:可能指神话中的仙人或圣地。
金灶:指炼丹的炉灶,象征仙界。
壶中:出自‘壶中天地’,形容仙境如梦幻般独立于世。
翻译
神仙们传说难以穷尽,老一辈都说他们居住在这座宫殿。
古老的山峦裂开,露出三个岛屿般的洞穴,羽翼飘飞的人曾驾驭过九天之风。
玉质的宫殿双阙洁净无尘,云雾缭绕的阶梯像是通往仙境的通道。
谁还会问稚川在哪里?它就在那里,金光闪闪的炉灶排列在仙境之中。
鉴赏

这首诗名为《留题碧落洞》,是宋代诗人连希元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处神仙居所——碧落洞的神秘景象。首句“神仙谁道杳难穷”表达了对仙境遥不可及的向往和惊叹,暗示碧落洞深藏不露,难以寻觅。次句“老俗相传住此宫”则引入了民间传说,增添了神秘色彩。

接下来的两句“山裂旧分三岛洞,羽飞曾驭九天风”,通过想象中的山裂成三岛和仙人驾驭风的场景,进一步描绘了碧落洞的壮丽与超凡。诗人运用“玉为双阙”和“云作丹梯”的意象,展现出洞府的神圣与通天之路的奇幻。

最后两句“谁问稚川何处在,俨然金灶列壶中”,稚川可能是碧落洞的代称,诗人以疑问的方式表达出对碧落洞究竟在何处的好奇,而“金灶列壶中”则形象地描绘了洞内可能存在的仙家炼丹设施,给人留下无限遐想。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神话色彩,展现了诗人对中国传统神仙文化的独特理解和赞美。

作者介绍

连希元
朝代:宋

连希元,字才父(《宋诗纪事补遗》卷一二),建安(今福建建瓯)人。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进士(明嘉靖《建宁府志》卷一五)。哲宗元祐间累官朝奉郎、知循州(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八)。今录诗二首。
猜你喜欢

谒谢南海神登浴日亭

紫气黄湾洵郁葱,几年斋祓答神功。

川光潋滟浮云外,庙貌森严古桧中。

独上危亭观浴日,却惊身世似乘风。

乾坤万里浑无碍,目极扶桑兴不穷。

(0)

五代史六首·其三郑遨

世上浮名总是閒,诗篇何意落人间。

乱来无地堪招隐,惟有华阴一片山。

(0)

隋书十首·其二萧后

轻盈不耐是杨花,漂泊芜城不见家。

有恨早知同蔡琰,不如青冢落胡沙。

(0)

史记三十六首·其十六乐毅

力破齐城七十馀,乐生才略好谁如。

功名自昔难终始,去国彷徨只报书。

(0)

苏州十二景·其十二甫里祠

甫蠕祠堂岁月深,秋风潇瑟满平林。

不知笠泽人归后,千载谁同遁世心。

(0)

约李神白访冲虚观李九还鍊师

罗浮道士不相识,闻在葛洪丹灶西。

已办短筇双不借,与君联步访丹梯。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常楚老 李澣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丰子恺 朱光潜 唐弢 陆轸 宋光宗 赵必象 顾德辉 袁袠 夏明翰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