棹举,舟去,波光渺渺,不知何处?岸花汀草共依依,雨微,鹧鸪相逐飞。
天涯离恨江声咽,啼猿切,此意向谁说?倚兰桡,独无聊,魂消,小炉香欲焦。
棹举,舟去,波光渺渺,不知何处?岸花汀草共依依,雨微,鹧鸪相逐飞。
天涯离恨江声咽,啼猿切,此意向谁说?倚兰桡,独无聊,魂消,小炉香欲焦。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顾夐的作品,名为《河传(其三)》。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淡远和寂寞的情怀。
“棹举,舟去。”开篇即描绘出一幅离别之景,船儿缓缓扬帆而去,给人以无限的遐想。棹,是划船的工具,这里用来指代推动船只前行的行为,表现了诗人对远去的舟行者的一种关切。
“波光渺渺,不知何处。”水面上的波光似乎在无尽地延伸,让人难以辨识目的地所在。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反映了诗人内心对远方的向往和迷茫。
“岸花汀草共依依,雨微,鹧鸪相逐飞。”这里描写的是河岸边花草互相依偎,细雨中鸟儿追逐着飞翔的情景。这种生动的自然图画,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意境,也深化了诗人情感的抒发。
“天涯离恨江声咽,啼猿切。”诗中的“天涯离恨”指的是远到天边的别离之痛,而“江声咽”则是对这种离愁在耳畔回旋的描写。“啼猿切”一词,更显得情感之切肤。这里的“啼猿”,可能是指夜深人静时猿鸣声,增添了一种凄凉。
“此意向谁说,倚兰桡。”诗人想要表达的心绪,无奈找不到倾诉的对象,只能靠在兰花的栏杆旁,感叹无尽的情思。
“独无憀,魂销,小炉香欲焦。”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独自一人时的孤寂与哀愁。没有心上人的陪伴,甚至连自己的灵魂也似乎随着小炉中香料的燃烧而消逝。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递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无尽的思念。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是一篇极具表现力的抒情之作。
燕丹日夜思报秦,好客不减平原君。
朝游燕市伴屠狗,夕入东宫为上宾。
感君意气惟君使,函关西向轻生死。
片言立杀樊将军,日暮悲歌临易水。
易水萧萧疾风雨,渐离击筑声何苦。
道旁送者涕纵横,壮士驱车不复顾。
图尽须臾见匕首,惊起秦王环柱走。
只今犹恨夏无且,英雄功败提囊手。
擿王不中置锟铻,事后论人剑术疏。
当时谁入虎狼国,自是昂藏一丈夫。
五岳峙方州,台峰争鼎辟。
叠嶂凌空冥,苍茫烟雾隔。
东麓耸华严,奇兀分主客。
远望但阴翳,绕趾惮蹑屐。
飘风怒崩崖,奔泉咽乱石。
径转渐窈深,千寻列桧柏。
杂树纷榛芜,衰草互狼籍。
披荆历磊砢,天地忽迫窄。
群峦相束缚,嵯峨悬峭壁。
林杪逗日光,掩霭如将夕。
出谷谓穷际,危峰尚如戟。
其巅若可跻,萦回极盘躄。
四顾寂无声,樵苏不留迹。
落叶堕空山,如闻人咳唶。
草树此俱枯,穷寒绝地脉。
清非神明都,险实虎狼宅。
仆马俱已疲,停鞍聊躅踯。
俯视所历峰,点点但空碧。
日昃下层冈,遥遥度阡陌。居人惊我来,相问咸踧。
此山实奥阻,往来道不惜。
鸷兽恣吞噬,壮夫亦裂魄。
回首意悄然,雄怀为不怿。
丈夫志四方,乾坤宁局蹐。
登临戒高深,步趋亦谨择。
既非事王程,胡为轻自适。
高堂方寸心,寒暑未安席。
履坦犹多虞,闻此心魂坼。
戒哉人子躯,无事慎行役。
《华严岭》【清·陈梦雷】五岳峙方州,台峰争鼎辟。叠嶂凌空冥,苍茫烟雾隔。东麓耸华严,奇兀分主客。远望但阴翳,绕趾惮蹑屐。飘风怒崩崖,奔泉咽乱石。径转渐窈深,千寻列桧柏。杂树纷榛芜,衰草互狼籍。披荆历磊砢,天地忽迫窄。群峦相束缚,嵯峨悬峭壁。林杪逗日光,掩霭如将夕。出谷谓穷际,危峰尚如戟。其巅若可跻,萦回极盘躄。四顾寂无声,樵苏不留迹。落叶堕空山,如闻人咳唶。草树此俱枯,穷寒绝地脉。清非神明都,险实虎狼宅。仆马俱已疲,停鞍聊躅踯。俯视所历峰,点点但空碧。日昃下层冈,遥遥度阡陌。居人惊我来,相问咸踧。此山实奥阻,往来道不惜。鸷兽恣吞噬,壮夫亦裂魄。回首意悄然,雄怀为不怿。丈夫志四方,乾坤宁局蹐。登临戒高深,步趋亦谨择。既非事王程,胡为轻自适。高堂方寸心,寒暑未安席。履坦犹多虞,闻此心魂坼。戒哉人子躯,无事慎行役。
https://shici.929r.com/shici/rlALcX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