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銮回紫禁,步玉捧宸旒。
肆眚遵虞典,欢传十二州。
鸣銮回紫禁,步玉捧宸旒。
肆眚遵虞典,欢传十二州。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马廷鸾所作,名为《仰和皇太子殿下明禋庆成诗韵(其三)》。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庄重而又喜悦的气氛。
"鸣銮回紫禁,步玉捧宸旒。"
这两句描绘了皇太子的车驾返回宫禁的情景,其中“鸣銮”指的是马车行进时发出的声音,“紫禁”则是对宫城的美称,“步玉”形容路面光滑如玉,“捧宸旒”则是手持华丽的仪仗。整体上,这两句通过动静结合,展现了皇太子行进时的威严与庄重。
"肆眚遵虞典,欢传十二州。"
后两句表达了对古代圣君虞舜德政的颂扬以及庆祝之情。“肆眚”意为广大无边,“遵虞典”则是遵循虞舜时期的法典,虞舜被尊为古代圣明君主的代表。"欢传十二州"则是在庆祝某种喜悦事件的传播,十二州可能暗指全国各地。
这首诗通过对皇太子仪仗行进的描写,以及对古代德政的颂扬,表达了作者对于和平盛世的向往与赞美。同时,这也反映出宋代文人对于中央集权、帝制礼仪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