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仰和皇太子殿下明禋庆成诗韵·其三》
《仰和皇太子殿下明禋庆成诗韵·其三》全文
宋 / 马廷鸾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尤]韵

鸣銮回紫禁,步玉捧宸旒。

肆眚遵虞典,欢传十二州。

(0)
注释
銮:古代皇帝出行时的响铃装饰。
禁:皇宫。
步玉:行走时手持玉器,表示恭敬。
捧:捧着,侍奉。
宸旒:皇帝的皇冠,代指皇帝。
肆眚:帝王赦免罪过。
虞典:古代的典章制度,这里指遵循宽恕的法则。
欢传:喜讯传播。
十二州:古时对全国的划分,这里泛指全国各地。
翻译
銮铃声响起,回归紫禁城
手捧玉器,侍奉皇帝的皇冠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马廷鸾所作,名为《仰和皇太子殿下明禋庆成诗韵(其三)》。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庄重而又喜悦的气氛。

"鸣銮回紫禁,步玉捧宸旒。"

这两句描绘了皇太子的车驾返回宫禁的情景,其中“鸣銮”指的是马车行进时发出的声音,“紫禁”则是对宫城的美称,“步玉”形容路面光滑如玉,“捧宸旒”则是手持华丽的仪仗。整体上,这两句通过动静结合,展现了皇太子行进时的威严与庄重。

"肆眚遵虞典,欢传十二州。"

后两句表达了对古代圣君虞舜德政的颂扬以及庆祝之情。“肆眚”意为广大无边,“遵虞典”则是遵循虞舜时期的法典,虞舜被尊为古代圣明君主的代表。"欢传十二州"则是在庆祝某种喜悦事件的传播,十二州可能暗指全国各地。

这首诗通过对皇太子仪仗行进的描写,以及对古代德政的颂扬,表达了作者对于和平盛世的向往与赞美。同时,这也反映出宋代文人对于中央集权、帝制礼仪的重视。

作者介绍
马廷鸾

马廷鸾
朝代:宋

马廷鸾(1222年—1289年),字翔仲,号碧悟。宋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市)众埠乡楼前村人。幼年丧父,贫不改志,刻苦读书,淳祐七年(1247),马廷鸾赴京参加乙未科省试,获进士第一,殿试为第四,一举成名。他一生勤政爱民,秉性正直,从地方官直至宰相高位。惜南宋朝廷为权奸把握,不能尽展其才华。度宗朝奸臣贾似道、丁大全当国把持朝政,视为异见,受其压制,迫于内忧外患,廷鸾饮恨引退。宋亡,马廷鸾拒绝与元政权合作,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
猜你喜欢

赐赵士忠二首·其一

职事烦填委,文墨分消散。

驰翰未暇食,日昃不知晏。

沈迷簿书领,回回自昏乱。

释此出西城,登高且游观。

方塘含白水,中有凫与雁。

安得肃肃羽,从尔游波澜。

(0)

青莲花

净土移根体性殊,笑他红白费工夫。

幽姿羞损婵娟女,异色孤芳潋滟湖。

顾影有情欺水荇,向人无语鄙风蒲。

一枝摇动清香远,几许诗笺与画图。

(0)

题祥龙石图

彼美蜿蜒势若龙,挺然为瑞独称雄。

云凝好色来相借,水润清辉更不同。

常带暝烟疑振鬣,每乘宵雨恐凌空。

故凭彩笔亲模写,融结功深未易穷。

(0)

宫词·其七十四

螺钿珠玑宝盒装,琉璃瓮里建芽香。

兔毫连盏烹云液,能解红颜入醉乡。

(0)

桂花·其一

白雪凝酥点额黄,蔷薇清露湿衣裳。

西风扫尽狂蜂蝶,独伴天边桂子香。

(0)

南城邓氏亭

小麦青青山一曲,江南千里伤春目。

盱母江头唤渡人,遥指麻源第三谷。

裹盐包饭各匆匆,回首烟霞楼观中。

诗成更觅羊何和,犹是前身内史公。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