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张持道生辰三首·其二》
《张持道生辰三首·其二》全文
宋 / 郭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几下陈蕃榻,常窥孔氏墙。

玄通融释老,廓落傲羲皇。

永祝千龄寿,从今一瓣香。

玉枝长不汗,莫问鬓边霜。

(0)
注释
陈蕃榻:指代贤者陈蕃的住所,表示在此处思考。
孔氏墙:借孔家象征儒家学问,表达对知识的追求。
玄通融释老:融合佛教和道教的智慧。
羲皇:古代传说中的帝王,这里代表远古的智慧。
千龄寿:千年寿命,象征永恒的生命愿望。
一瓣香:象征虔诚的祈祷或敬意。
玉枝:形容枝叶如玉般洁净无瑕。
莫问鬓边霜:不要问及鬓角的白发,暗示岁月无痕。
翻译
暂且坐在陈蕃的榻上,常常望着孔家的院墙。
深研玄理,融汇佛道,超越古代的羲皇。
永远祈愿长寿千岁,从此敬献一瓣心香。
如玉的枝叶永不生汗,无需在意鬓边的白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郭印为张持道的生辰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仰和祝福之情。首句“几下陈蕃榻”以典故入诗,暗指张持道品格高洁,如同东汉贤士陈蕃之清雅;“常窥孔氏墙”则借孔子之名,寓意对方学识渊博,德行高尚。

“玄通融释老”赞扬张持道通达玄理,能融会佛道两家智慧;“廓落傲羲皇”进一步描绘他的超然洒脱,超越了古代帝王的世俗地位。诗人祝愿他长寿无疆,“永祝千龄寿”,并表达自己将永远敬仰他,如同供奉一瓣香。

最后两句“玉枝长不汗,莫问鬓边霜”运用比喻,将张持道比作不凋谢的玉树,暗示其青春常在,不必在意岁月在他鬓角留下的白发。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深敬意和美好的祝愿。

作者介绍

郭印
朝代:宋

宋成都双流人,字信可,晚号亦乐居士。郭绛子。徽宗政和进士。累任铜梁、仁寿等县令。高宗绍兴十八年,以任永康军通判时牒试避亲、举人不当降一官。终部刺史。与秦桧有庠序旧,绝不与通,家居十八年。性嗜水竹。工诗,与蒲大受、冯时行、何耕道为诗友。有《云溪集》。
猜你喜欢

送姚司理以兰台应召候选·其三

仙郎揽辔属纡筹,鹤发双垂到十洲。

只尺天涯驰白马,八千里外护青牛。

班衣正值观涛日,拜冕兼逢圣节秋。

载笔不须饶著论,君家十事是箕裘。

(0)

至日寿颖冈四兄六一.二首·其一

一阳初动处,六甲踰周时。

宫绣方添线,海筹又益枝。

逢衣迟白发,采服幸齐眉。

汗血神驹俊,冈陵未有涯。

(0)

初冬邀张元辉萧彦得登新塔并游凤皇台次彦得韵

冬来何事楚人哀,有客登临载酒杯。

才子声名天上起,使臣旌旆斗边回。

呼卢华表江风发,返棹孤城夜色开。

但得青山过二妙,何妨再醉赋高台。

(0)

过武城·其二

先师无戏论,一笑定千秋。

白雪难同调,青云谁见收。

春风吹细草,明月照行舟。

鲁国多男子,几人居上头。

(0)

哭耿子庸·其三

太真终日语,东方容易谈。

本是闽越人,来此共闲闲。

君子有德音,听之使人惭。

白门追随后,万里走滇南。

移家恨已满,敢曰青于蓝。

志士苦妆饰,世儒乐苟安。

谓君未免俗,令人坐长叹。

(0)

金缕曲.秋柳次张仲远韵

明月扬州路。是何人、玉箫低咽,伤心金缕?

司李风流销沈后,一片竹西烟雨。

又瑟瑟、江天迟暮。

绣陌弓腰看不见,上寒潮、淰淰荒江渡。

霜信紧,角声苦。长堤曾系龙舻处。

数前游、钿筝北里,画船南浦。

十里春波明如镜,照见樊娘眉妩。

恨残照、西风无绪。旧事芜城重触忤。

袅柔丝、不绾人愁住。歌板在,忍重诉。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于良史 黄龟年 王应麟 钱士升 王献之 元载 瞿汝稷 阎长言 陈邦瞻 程梦星 徐勉 石崇 王钦若 张柬之 崔骃 真可 严蕊 武平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