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虔中路,大江西更西。
河梁木叶下,原上脊令啼。
兄弟嗟离别,关山尚鼓鼙。
何时对池草,归掩故园扉。
万里虔中路,大江西更西。
河梁木叶下,原上脊令啼。
兄弟嗟离别,关山尚鼓鼙。
何时对池草,归掩故园扉。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彭孙贻所作的《禾水别诸弟作》。诗中描绘了诗人远离家乡,行走在万里之外的虔州之路,大江在西,更向西流的情景。通过“河梁木叶下,原上脊令啼”这两句,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象来渲染离别的哀愁与孤独感。木叶飘落,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脊令鸟的啼鸣,更是增添了几分凄凉与哀婉。
“兄弟嗟离别,关山尚鼓鼙”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兄弟离别的感慨以及对战争的忧虑。关山,既指边关险要之地,也暗含战事频仍之意;鼓鼙,古代军中所用的鼓和鼙,象征着战争的激烈与残酷。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
最后,“何时对池草,归掩故园扉”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盼与对故乡的深深眷恋。诗人渴望有一天能回到故乡,与亲人团聚,享受宁静的生活。这两句以景结情,寄托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家的深切思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离别、战争、回归主题的探讨,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
连山飞来如虎蹲,溪水百折缘山根。
萦回陕旷忽异状,武陵未数桃花源。
大宅谁家住深窈,粉壁纱窗动晴晓。
门前稻麦连纷纷,千畦万畛翻青云。
云深截断樵牧路,车马城中那得闻。
四时高堂会宗族,旨酒肥羔间山蔌。
座中诗礼罗俊贤,楚楚威仪光佩服。
此地移家今几传,但闻朝代忘岁年。
南阶乔木昔人植,如今已上干青天。
从知遗安及孙子,岂独地灵能致此。
后来继者更不忘,更百千年胡可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