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来行堤上,春气薰人心。
宛转湖山曲,隐映花树林。
芊绵草抽绿,蒙茸柳垂金。
鸣鸟何间关,纤鳞或浮沈。
生物方总总,大化亦骎骎。
当时浴沂者,乐意不可寻。
时来行堤上,春气薰人心。
宛转湖山曲,隐映花树林。
芊绵草抽绿,蒙茸柳垂金。
鸣鸟何间关,纤鳞或浮沈。
生物方总总,大化亦骎骎。
当时浴沂者,乐意不可寻。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湖边堤岸的美丽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开篇“时来行堤上,春气薰人心”两句,点明了地点和季节,春日的气息仿佛能直接温暖人心。接着,“宛转湖山曲,隐映花树林”,描绘了湖边曲折的山水与错落有致的花树,画面生动而富有层次感。
“芊绵草抽绿,蒙茸柳垂金”两句,进一步展示了春天的色彩变化,绿草如茵,柳叶金黄,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鸣鸟何间关,纤鳞或浮沈”则通过鸟鸣和鱼游,增添了声音与动态元素,使画面更加鲜活。最后,“生物方总总,大化亦骎骎”表达了对自然界万物生长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不断变化。
“当时浴沂者,乐意不可寻”以孔子在沂水沐浴的故事为引,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自然之乐的向往。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优美,既展现了春天的自然之美,也蕴含了对生命、时间和自然法则的深刻思考。
秋意还深,渐银床露冷,梧叶风高。
婵娟也应为我,羞照霜毛。
流年老尽,漫银蟾、冷浸香醪。
除尽把,平生怨感,一时分付离骚。
伤心故人千里,问阴晴何处,还记今宵。
楼高共谁同看,玉桂烟梢。
南枝鹊绕,叹此生、飘转江皋。
须更约,他年清照,为人常到寒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