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姚司理以兰台应召候选·其三》
《送姚司理以兰台应召候选·其三》全文
明 / 林熙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仙郎揽辔属纡筹,鹤发双垂到十洲。

只尺天涯驰白马,八千里外护青牛。

班衣正值观涛日,拜冕兼逢圣节秋。

载笔不须饶著论,君家十事是箕裘。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即将赴任的官员,姚司理,被朝廷征召,即将踏上仕途的场景。诗中充满了对姚司理的赞誉与期待。

首联“仙郎揽辔属纡筹,鹤发双垂到十洲”,开篇即以“仙郎”称呼姚司理,显示了对其非凡才能和高尚品德的敬仰。同时,“鹤发双垂”形象地描绘了姚司理年迈的形象,但其精神依然饱满,犹如鹤发童颜,充满活力。此处“十洲”则象征着广阔的仕途和宏大的抱负。

颔联“只尺天涯驰白马,八千里外护青牛”,进一步展现了姚司理即将远行的壮志。他如同一匹驰骋在辽阔天地间的白马,勇往直前,不畏艰难。而“八千里外护青牛”则暗示了姚司理将肩负重任,保护国家和人民,其忠诚与担当令人钦佩。

颈联“班衣正值观涛日,拜冕兼逢圣节秋”,通过“班衣”和“拜冕”的细节,描绘了姚司理在重要节日之际,身着官服,参与国家庆典的场景。这不仅体现了他的身份地位,也寓意着他将在国家大事中发挥重要作用。

尾联“载笔不须饶著论,君家十事是箕裘”,最后赞扬了姚司理家族的优良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里的“载笔”指其文采出众,而“君家十事是箕裘”则表达了对其家族传承的肯定,认为他在继承和发扬家族优秀品质方面做得十分出色。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姚司理个人形象、远行壮志、家族传统的描绘,展现了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深远的影响,表达了对他的高度赞赏和美好祝愿。

作者介绍

林熙春
朝代:明

林熙春,字志和,号仰晋,生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海阳龙溪宝陇村(今潮安庵埠)人。出生后父母相继亡故,家境中落,全凭嫂嫂抚养成人。但据志书所载,林熙春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中进士后,授四川巴陵县令,不久即“以内艰归”。所谓“内艰”,即母丧(按,俗称父丧为外艰,母丧为内艰,统称丁忧,丁艰)。据此,乃母似应逝于他登第授官之后。当然,这也不排除林熙春视嫂为娘的可能。据称,林熙春为报答嫂恩,登第后还特为其嫂在屋旁挖塘放养乌耳鳗,抵今池塘尚在。
猜你喜欢

桃花

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

何当结作千年实,将示人间造化工。

(0)

竹里馆

江南冰不闭,山泽气潜通。

腊月闻山鸟,寒崖见蛰熊。

柳林春半合,荻笋乱无丛。

回首金陵岸,依依向北风。

(0)

萚兮

萚兮萚兮,风其吹女。叔兮伯兮,倡予和女。

萚兮萚兮,风其漂女。叔兮伯兮,倡予要女。

(0)

水仙子

眼前花怎得接连枝,眉上锁新教配钥匙,描笔儿勾销了伤春事。闷葫芦铰断线儿,锦鸳鸯别对了个雄雌。野蜂儿难寻觅,蝎虎儿干害死,蚕蛹儿毕罢了相思。

(0)

临江仙·其二

万事灰心犹薄宦,尘埃未免劳形。

故人相见似河清。恰逢梅柳动,高兴逐春生。

卜昼匆匆还卜夜,仍须月堕河倾。

明年我去白鸥盟。金闺三玉树,好问紫霄程。

(0)

饮后戏示弟子

吾为尔先生,尔为吾弟子。

孔门有遗训,复坐吾告尔。

先生馔酒食,弟子服劳止。

孝敬不在他,在兹而已矣。

欲我少忧愁,欲我多欢喜。

无如酝好酒,酒须多且旨。

旨即宾可留,多即罍不耻。

吾更有一言,尔宜听入耳。

人老多忧贫,人病多忧死。

我今虽老病,所忧不在此。

忧在半酣时,尊空座客起。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林外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琴操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