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师无戏论,一笑定千秋。
白雪难同调,青云谁见收。
春风吹细草,明月照行舟。
鲁国多男子,几人居上头。
先师无戏论,一笑定千秋。
白雪难同调,青云谁见收。
春风吹细草,明月照行舟。
鲁国多男子,几人居上头。
这首诗是明代思想家李贽所作,《过武城(其二)》。李贽以“异端”之名著称于世,此诗中他以超脱世俗的态度,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和自然景象的独特见解。
首联“先师无戏论,一笑定千秋”,开篇即以“先师”为引,暗含对孔子的尊崇,同时提出“无戏论”的观点,强调了严肃认真的态度,认为真正的智慧与真理无需戏谑,一笑之间便可洞悉千年。
颔联“白雪难同调,青云谁见收”,运用比喻手法,将“白雪”比作高洁的品格,“青云”象征着高远的追求。这里表达了对难以找到志同道合者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对现实社会中难以实现理想抱负的无奈。
颈联“春风吹细草,明月照行舟”,描绘了一幅春夜行舟于水面的画面,春风轻拂,细草摇曳,明月映照,行舟悠然。这一联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同时也寓意着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尾联“鲁国多男子,几人居上头”,以鲁国为背景,借以表达对人才辈出的感慨,同时也提出了对社会阶层结构的思考,暗示了在众多杰出人物中,真正能够站在时代前列的人寥寥无几。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李贽对于人生、社会、自然的深刻洞察,以及他超凡脱俗的思想境界。通过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独到见解,体现了其独特的哲学思考和人文关怀。
西窗梦断檐光晓。雪交坠、□□山僮惊报。
岩岫化银宫,似白云仙岛。
万树梨花都开遍,怪一夜、春风来早。凝眺。
想千家晏起,村巷幽悄。
谁解唤扫庭除,命雕鞍迎客,玉壶注酒。
金帐拥红妆,惜盛欢难久。
何似袁安门昼掩,抱清冷、年年如旧。须候。
候暖日烘梅,竹松回秀。
眩乌飞兔走,竞出没,疾如梭。
更影戏浮生,绳提幻化,撺弄教唆。
吹嘘往来变态,闹纷纷、平地起风波。
止是蝇头蜗角,古今翻搅如魔。蹉跎。
勘破惊回,尘梦冷,笑呵呵。
悟本有元初,灵明好在,无少无多。
收藏更休点污,对野云、溪水唱山歌。
月下无人独步,杖桃雨笠烟蓑。
农乐丰年,击坏西东,千仓腐红。
正火剂漫山,丹青炫转,朱华冒水,云锦缤纷。
钟秀燕山,分付壶峤,郁郁葱葱初度辰。
人争道,卿云甘露,毓瑞储精。公余玉麈纶巾。
远赛过唐贤辈行人。
看笔军扫阵,羊欣给役,诗工缀锦,王翰求邻。
咀嚼群经,搜罗百史,办下功夫日日新。
东泉水,愿永沾学海,混混涯津。
尘满貂裘,依旧是、新丰羁客。
还感慨、中年多病,惟堪眠食。
方寸玉阶无地借,诗书勋业休重忆。
况而今、双鬓已成丝,非畴昔。兴废事,吾能说。
今古恨,空填臆。向南风望断,五弦消息。
眯眼黄尘无处避,洗天风雨来何日。
待酒酣、慷慨语平生,无人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