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余还自海外至崇仁见思禹以四诗先焉既别又有太原之行已而幸归石门复次前韵寄之以致山中之信云·其三》
《余还自海外至崇仁见思禹以四诗先焉既别又有太原之行已而幸归石门复次前韵寄之以致山中之信云·其三》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古风

平生心怀济时术,百未一施空叹息。

庭閒昼永僧至门,心回酒醒月窥隙。

东方先生语开闭,投骨心知致群吠。

千金珠在九重渊,傥能得之必龙睡。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德洪所作,名为《余还自海外至崇仁见思禹以四诗先焉既别又有太原之行已而幸归石门复次前韵寄之以致山中之信云》(其三)。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忧虑与无奈,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

首句“平生心怀济时术”,诗人自述一生致力于寻求拯救时代的办法,体现了他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然而,“百未一施空叹息”一句转折,表明尽管他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却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只能徒然叹息,流露出深深的遗憾和无力感。

接着,“庭閒昼永僧至门,心回酒醒月窥隙”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孤独的画面。诗人独自在家,白天悠长,僧人来访,酒醒后月光透过缝隙洒落,营造出一种清冷而深邃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现实的反思。

“东方先生语开闭,投骨心知致群吠”这一句运用了典故,通过引用东方朔的故事,表达了诗人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坚韧不拔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同时,也暗示了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可能会遭遇非议和反对的声音。

最后,“千金珠在九重渊,傥能得之必龙睡”一句,以比喻的手法,将理想比作深藏于九重深渊中的千金珠,象征着珍贵而难以触及的目标。如果能够得到它,那么就像龙沉睡一样,意味着理想得以实现,生活将会焕发出新的活力和希望。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也有对个人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邃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集句联

一家喜气如春酿;小筑幽栖与拙宜。

(0)

挽张之洞联

览东南半壁河山,故土依然,先生去也;

弼朝廷万年基业,愿祝再世,早降斯人。

(0)

圣因寺联

山外皆山,峦岫绕成清净界;

画中有画,笙歌谱就太平图。

(0)

南通博物书院联

设为庠序学校以教;多识草木鸟兽之名。

(0)

太白楼联

谢宣城何如人,只凭江上五言诗,要先生低首;

韩荆州差解事,肯让阶前盈尺地,容国士扬眉。

(0)

樊氏祠堂联

薄稼圃而不为,宜善会先贤之意;

敬鬼神而仍远,当恪尊乃祖所闻。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陈函辉 何胤 薛曜 李致远 留正 刘旦 龙仁夫 钱福 冯应榴 玄觉 刘知几 江标 章纶 柴中行 薛式 戴名世 周锡渭 许圉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