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河传》
《河传》全文
唐 / 徐昌图   形式: 词  词牌: 河传

秋光满目。风清露白,莲红水绿。何处梦回?弄珠拾翠盈盈,倚兰桡,眉黛蹙。

采莲调稳,吴侣声相续,倚棹吴江曲。鹭起暮天,几双交颈鸳鸯,入芦花,深处宿。

(0)
注释
拾翠:拾取翠鸟羽毛以为首饰。
后以指妇女嬉游的景象。
采莲调:采莲子,词调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江景的画面。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诗人细腻地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享受。开篇三句,“秋光满目,风清露白,莲红水绿”生动地勾勒出一个鲜明的秋日景象,其中“秋光满目”展示了季节的氛围;“风清露白”形容了一种凉爽而洁净的气候;“莲红水绿”则是对荷花和水色的一种生动描绘,色彩鲜明,给人以美感。

接着,“何处梦回,弄珠拾翠盈盈”中的“何处梦回”,可能是在表达诗人对于某个地方或场景的怀念,而“弄珠拾翠盈盈”则是描写女性装饰打扮的情形,或许暗示了对美好生活的一种渴望。

“倚阑桡,眉黛蹙”中,“倚阑桡”表现出一种悠闲自得的姿态,而“眉黛蹙”则是描绘女性细腻的情感和神态,这里可能是在形容诗人自己或是某个女性形象。

“采莲调稳声相续,吴儿伴侣,倚棹吴江曲”一段,则是具体描述了采莲女的声音如歌,如流水般连绵不绝,同时也描绘出诗人与采莲女共同的愉悦时光和美好的情感。

最后,“惊起暮天,几双交颈鸳鸯,入芦花深处宿”则是描写了黄昏时分,鸳鸯戏水的情景,它们在芦苇丛中安歇的画面,不仅增加了诗歌的生动性,也让人感受到自然界的宁静与和谐。

这首诗通过对秋光、荷花、清风露水等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生活情趣的表达,展现出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作者介绍
徐昌图

徐昌图
朝代:唐

徐昌图(约公元965年前后在世)莆田市城厢区延寿人,一作莆阳人。生卒年、字号均不详,约宋太祖乾德年中前后在世。徐寅曾孙,与兄徐昌嗣并有才名。五代末以明经及第,初仕闽陈洪进(仙游人,时任清源军节度使)归宋,陈遣其奉《纳地表》入宋进贡。太祖留之汴京,命为国子博士,迁殿中丞。昌图好作词,风格隽美,为五代词坛有数名手,启北宋一代词风。今人选词和研究宋文学史的,一定要提到他的名字。遗词仅存三首,收入《全唐诗》卷898中,亦曾收入《尊前集》 
猜你喜欢

醉中赠王少尹

阳城少尹才且贤,佐邑三载名流传。

相逢尽道是青天,恶少豪徒不敢前。

松庭人静春草芊,邑中老幼高枕眠。

政成奏绩来日边,声光赫赫谁能先。

冢宰见之呼少连,大书上考朝廷宣。

长安雪梅开早年,手捧尺檄别我还。

城馆寒灯开夕筵,银河挂窗山月偏。

欲醉不醉心茫然,天明一笑上马去,他日重逢赤黻悬。

(0)

伯川子仕为地官大夫能其官且有显陟矣一旦思其母夫人解印绶去予知其必有以也取六义之比赋有兔诗二章以美之·其二

月明流夕光,零露白湛湛。

饥食野田草,困息山石阴。

物性有固然,卫生良已深。

不见虞人罝,肃肃施中林。

(0)

赋得将有事于西畴送王中丞致仕

发春惊蛰始,土脉动渊泉。

时雨宵既零,浮阳蔼平阡。

夙兴饰耒耜,驱牛登广原。

竭兹畎亩力,感彼农父言。

穑事依东作,天时易流愆。

南邻有逸夫,日晏高枕眠。

四体苟不勤,何以穷岁年。

(0)

墨竹

一幅写真竹,依然老嫩茎。

不惊风雨梦,深倚雪霜明。

有影浓且淡,无根枯复荣。

诗魂偏入格,聊寄故人情。

(0)

为卢宗玉题画二首·其一

杖藜偏称紫纶巾,画舫清流处处新。

谁向山蹊更回首,竹桥西畔问幽人。

(0)

野鹤图

云来雨满溪,天迥风生壑。

山水谐于心,独树孤琴鹤。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赵桓 薛令之 范缜 邢邵 韩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