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青条已见梅,馀花次第相争开。
淮南无此山林胜,作意春风更一来。
岁暮青条已见梅,馀花次第相争开。
淮南无此山林胜,作意春风更一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岁末的梅花竞相开放的画面,通过对比衬托出诗人对美好春天景色的向往和期待。"岁暮青条已见梅",诗人将目光聚焦在了冬日即将过去时分外露的梅枝上,那些尚未完全展开的花骨朵已经显现出清秀之态。"馀花次第相争开"则表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仿佛每一朵花都在争先恐后地绽放。
接下来的两句"淮南无此山林胜,作意春风更一来"中,诗人通过自谦之词,表达了对自己居住环境的赞美,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期待。这里的"淮南"通常指代江南地区,而"山林胜"则是景色宜人的地方。诗人在此强调自己的处所并不逊色于传说中的美丽之地,通过"作意春风更一来"表达了希望更多春风能够到来的愿望。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观察力和对自然美景的赞赏,也流露出了一种对即将到来的新生季节的期待与向往。
说通及心通,如日处虚空。
惟传顿教法,出世破邪宗。
教即无顿渐,迷悟有迟疾。
若学顿教法,愚人不可悉。
说即须万般,合离还归一。
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惠日。
邪来因烦恼,正来烦恼除。
邪正悉不用,清净至无馀。
菩提本清净,起心即是妄。
净性在妄中,但正除三障。
世间若修道,一切尽不妨。
常见自己过,与道即相当。
色类自有道,离道别觅道。
觅道不见道,到头还自恼。
若欲见真道,行正即是道。
自若无正心,暗行不见道。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若见世间非,自非却是左。
他非我无罪,我非自有罪。
但自去非心,打破烦恼碎。
若欲化愚人,是须有方便。
勿令彼有疑,即有菩提现。
法元在世间,于世出世间。
勿离世间上,外求出世间。
邪见是世间,正见出世间。
邪正悉打却,菩提性宛然。
此但是顿教,亦名为大乘。
迷来经累劫,悟则刹那间。
《修行颂》【唐·慧能】说通及心通,如日处虚空。惟传顿教法,出世破邪宗。教即无顿渐,迷悟有迟疾。若学顿教法,愚人不可悉。说即须万般,合离还归一。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惠日。邪来因烦恼,正来烦恼除。邪正悉不用,清净至无馀。菩提本清净,起心即是妄。净性在妄中,但正除三障。世间若修道,一切尽不妨。常见自己过,与道即相当。色类自有道,离道别觅道。觅道不见道,到头还自恼。若欲见真道,行正即是道。自若无正心,暗行不见道。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世间非,自非却是左。他非我无罪,我非自有罪。但自去非心,打破烦恼碎。若欲化愚人,是须有方便。勿令彼有疑,即有菩提现。法元在世间,于世出世间。勿离世间上,外求出世间。邪见是世间,正见出世间。邪正悉打却,菩提性宛然。此但是顿教,亦名为大乘。迷来经累劫,悟则刹那间。
https://shici.929r.com/shici/kk2NVz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