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子鸣金瑟,馀声自抑扬。
悲风丝上断,流水曲中长。
出没游鱼听,逶迤彩凤翔。
微音时扣徵,雅韵乍含商。
神理诚难测,幽情讵可量。
至今闻古调,应恨滞三湘。
帝子鸣金瑟,馀声自抑扬。
悲风丝上断,流水曲中长。
出没游鱼听,逶迤彩凤翔。
微音时扣徵,雅韵乍含商。
神理诚难测,幽情讵可量。
至今闻古调,应恨滞三湘。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庄若讷的《湘灵鼓瑟》。诗中描绘了一幅仙境图景,通过对音乐和自然声音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于超凡脱俗之境的向往。
“帝子鸣金瑟,馀声自抑扬。”开篇即以帝子的金瑟(一种古代弦乐器)作为象征,传达出一种超越尘世的声音,它既有抑制又有扬展,显示了音乐的丰富情感和深远意境。
“悲风丝上断,流水曲中长。”这里通过对风声和水声的描写,表达了一种凄凉而悠长的情绪。悲风在丝线上断续,流水在曲折中延伸,这两者交织出一种哀婉动人的音乐效果。
“出没游鱼听,逶迤彩凤翔。”诗人将自然界的生灵——游鱼和彩凤引入这一仙境之中,它们或是听着这音乐出没,或是在空中飞翔,增添了画面之美妙。
“微音时扣徵,雅韵乍含商。”在这种环境中,微小的声音偶尔敲击,而雅致的旋律则含蓄地蕴含着商乐的韵味。这两句强化了音乐的细腻和深邃。
“神理诚难测,幽情讵可量。”这里诗人表达了对这种超自然之美的赞叹,它的内在精神实难衡量,对于这份幽微的情感,也无法用常理去揣测。
“至今闻古调,应恨滞三湘。”最后,诗人表示直到今日,每当听到这样的古老旋律,就会对那被山水阻隔的三湘之地生出无尽的惆怅和向往。这里的“三湘”常指湖南一带,作者可能是将这片仙境与现实中的地方联系起来,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永恒追求。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音乐、自然和超凡境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世界的深切向往。
南游多老病,见说讲经稀。
塞寺几僧在,关城空自归。
带河衰草断,映日旱沙飞。
却到禅斋后,边军识衲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