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马黄,臣马玄,二马并驱君马前。
君马前,臣马后,山高路长马不走。
君当行,臣当归,与君齐足焉能希。
君马黄,臣马玄,二马并驱君马前。
君马前,臣马后,山高路长马不走。
君当行,臣当归,与君齐足焉能希。
这首诗以马为喻,描绘了君臣之间的关系。首句“君马黄,臣马玄,二马并驱君马前”以色彩鲜明的对比,形象地展现了君臣并驾齐驱的情景,其中“黄”和“玄”分别代表君与臣,暗示着权力与地位的不同,但同时又并肩而行,体现了君臣之间的和谐与合作。
接着,“君马前,臣马后,山高路长马不走”进一步描绘了君臣在艰难险阻面前共同前行的画面。这里的“山高路长”象征着人生的道路充满挑战,而“马不走”则表达了即使面对困难,君臣也能够携手共进的决心和勇气。
最后,“君当行,臣当归,与君齐足焉能希”表达了对君臣关系的理想化追求。这句话意味着无论君主前行还是臣子返回,双方都能保持平等和协调,共同追求目标,不求超越对方,而是追求和谐一致,体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理想化的政治理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马匹比喻,巧妙地传达了君臣之间应相互尊重、协作共进的主题,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理想政治关系的向往和追求。
尽日霏霏洒禁闱,蓬山高会各增辉。
数行御札鸾凰舞,一幅天歌锦绣飞。
席上共惊飘粉絮,笔头争看落珠玑。
兰台老监虽多病,为感君恩亦醉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