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巷深深小画楼。阑干曾识凭春愁。
新蓬遮却绣鸳游。
桃观日斜香掩户,蘋溪风起水东流。
紫萸玉腕又逢秋。
门巷深深小画楼。阑干曾识凭春愁。
新蓬遮却绣鸳游。
桃观日斜香掩户,蘋溪风起水东流。
紫萸玉腕又逢秋。
这首诗是宋代女词人吴文英的《浣溪沙·其七·题史菊屏扇》。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深沉的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留恋。
"门巷深深小画楼",设定了一种幽静、隐逸的环境,小画楼似乎是远离尘嚣的地方,门巷深深则加重了这种隔绝与世隔绝之感。画楼往往与文人雅士有关,这里可能是作者心中理想的避世之所。
"阑干曾识凭春愁",阑干即栏杆,曾经在这里倚靠时,承载了过往的春日忧愁。这里透露出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留恋。
"新蓬遮却绣鸳游",新蓬指的是新的芦苇,这里可能是指某种屏障或遮蔽物,将绣鸳(即雁)形状的游龙图案遮掩起来。这个意象富有装饰性,同时也让人联想到一种美好而又不可触及的事物。
"桃观日斜香掩户,蘋溪风起水东流",桃观即观赏桃花的地方,日斜则是太阳西斜的意思。这里描绘了一幅春景图:午后时分,桃花芬芳,却不与外界交融,只是在室内享受这份美好;而蘋溪(即芦苇丛生的水边)之风则带动了水波,让人感觉到一种清新自然的力量。
"紫萸玉腕又逢秋",紫萸指的是紫色花朵,这里可能是作者用来形容自己或所思之物;玉腕则常用以形容女性美丽的手臂。这个意象既富有视觉效果,又带有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缠绵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精细描摹和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作者对于过去美好的回忆,以及对当前生活环境的审美享受。同时,这也是一种对逝去时光和不可触及之美的无奈和留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