鹡鸽飞砌下,广莫起寒风。
感物念游子,赋诗同召公。
楚歌还落木,淮月更虚弓。
羁旅伤离别,如何岁亦穷。
鹡鸽飞砌下,广莫起寒风。
感物念游子,赋诗同召公。
楚歌还落木,淮月更虚弓。
羁旅伤离别,如何岁亦穷。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敞所作的《寄和弟》。诗中描绘了诗人对远方游子的深切关怀与思念之情。通过描述秋日的景象,如鹡鸽在台阶上飞翔,广袤的寒风吹过,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以此寄托对弟弟的思念。
“鹡鸽飞砌下,广莫起寒风。” 鹥鸽在台阶下飞翔,广大的空间中寒风凛冽,这两句以自然景象开篇,渲染出一种孤独与寒冷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
“感物念游子,赋诗同召公。” 诗人因自然界的变化而感怀,想起了远在他方的游子,他以诗来表达对弟弟的思念,仿佛是在效仿古代的贤者召公,通过诗歌来抒发内心的情感。
“楚歌还落木,淮月更虚弓。” “楚歌”在这里可能是指远方传来的歌声,与“落木”相结合,营造出一种远离家乡、孤寂无依的感觉。“淮月”则描绘了淮河之上的明月,而“虚弓”则是空置的弓箭,这些意象都暗示着诗人对弟弟的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羁旅伤离别,如何岁亦穷。” 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弟弟离别的哀伤以及对岁月无情的感叹。在异乡漂泊的旅人,面对即将结束的一年,心中充满了对家人的思念和对未来的忧虑。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挂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具有浓郁的人文情怀和深沉的思乡之情。
君不见陶公不能谒督邮,君不见李白愿识韩荆州。
嗟君结交二千石,古之杜毋今君侯。
君侯佩印牧青社,桑枣万家春满野。
羔币缤纷聘士人,中和宣布劳讴者。
闻君下榻郡斋时,多暇登楼日赋诗。
不署议曹参府事,但随上计朝京师。
燕山嵯峨雪三尺,燕市酒徒共朝夕。
君侯召对将有期,门下窃讥客无益。
君不见王生嗜酒一何能,渤海片言汉帝称。
卿寺今须贤太守,知君不愧水衡丞。
遵养顺时晦,逃虚寡尘鞅。
倏忽兹岁周,荏苒华年往。
卉木自衰荣,阴阳递消长。
蓬室诚寂寥,悠然寄心赏。
久已谢交游,稍足供俯仰。
出门聊骋望,天地一何广。
曾身戒深省,孟气贵善养。
蒙庄托逍遥,鲁连事倜傥。
平生晞古心,微尚不可枉。
贫贱良亦难,富贵岂能强。
履运悟玄言,沂风继幽响。
愿释区中缘,永协沧洲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