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送微暖,晴霭入寒空。
负暄春盎盎,探策乐融融。
松下坐忘返,树端遥见红。
喟然感时节,举酒属邻翁。
朝阳送微暖,晴霭入寒空。
负暄春盎盎,探策乐融融。
松下坐忘返,树端遥见红。
喟然感时节,举酒属邻翁。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树荫下偶然小坐的宁静时光,通过细腻的自然景物描写,传达出一种超脱与和谐的情感。
首句“朝阳送微暖,晴霭入寒空”以朝阳初升,带来微暖之感,晴空中的云气逐渐融入寒冷的天空,营造出一种温暖与寒冷交织的氛围。这种对比,既体现了季节的更替,也暗示着内心的微妙变化。
接着,“负暄春盎盎,探策乐融融”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体验。诗人面对春日的温暖阳光,内心充满了盎然生机;在探索知识或思考问题时,感到无比的快乐与和谐。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春天景象,也象征着诗人精神世界的春天,即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带来的满足感。
“松下坐忘返,树端遥见红”则将场景推向了更加静谧的境界。诗人坐在松树之下,仿佛忘记了时间与自我,目光越过树梢,远处的红色映入眼帘,这或许是落日的余晖,也可能是某种象征,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美好。
最后,“喟然感时节,举酒属邻翁”表达了诗人对于季节变换的感慨,以及与邻人共享这份宁静时光的喜悦。这一举动不仅加深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真谛的深刻理解——在自然与人际关系中寻找心灵的慰藉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描绘和细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和人际关系的深刻感悟,以及在平凡生活中寻找到的诗意与和谐。
两三花、一般娇姹,惹他风雨无赖。
梦回只在红楼角,一片冷云低碍。春似海。
却不道春边,总是愁先在。相逢定悔。
便神女生涯,非关梦里,梦也可能再。
春宵短,一点一更偿债。千金寸烛难买。
相思别后知何益,枉自手搓裙带。春缆解。
怕回首阑干,已隔湘云外。苍波杳霭。
任老尽芙蓉,搴芳人去,谁共涉江采。
褪红天。昵人楼角断虹悬。
扇拥朝啼,帘垂晚汐伴离筵,凄然。暗相煎。
东风催别在侬先。
天涯不共归路,苦教青鬓促华年。
万翠幕鸳烛,钿箫鸾帕,忍看抛向谁边。
只西窗夜话,凄断风雨,还更无眠。还念北马南船。
春又尽也,别泪坠湘川。
相思远,短歌燕筑,病骑黔关。太绵绵。
怕梦不到万山。千驿响送啼鹃。
夜郎吊李,日下呼荀,有恨飘满琼笺。
十载填词,憾狂名,却受燕感莺怜。
画出蘅皋别意,只斜阳、不认旧吟鞭。
瘴云尚隔趋庭,算君此去,愁与诗为伴。
眷客程、乌哺情何限,空惆怅、江上蛮烟。
误翠堤、柳乍吹绵。向旗亭、那角倚阑干。
共君添得,莺边行李,一檐花寒。
《戚氏.湘社散后旬日,海年兄将如黔省,大定公予愈赴京兆试,复连句录别》【清·程颂万】褪红天。昵人楼角断虹悬。扇拥朝啼,帘垂晚汐伴离筵,凄然。暗相煎。东风催别在侬先。天涯不共归路,苦教青鬓促华年。万翠幕鸳烛,钿箫鸾帕,忍看抛向谁边。只西窗夜话,凄断风雨,还更无眠。还念北马南船。春又尽也,别泪坠湘川。相思远,短歌燕筑,病骑黔关。太绵绵。怕梦不到万山。千驿响送啼鹃。夜郎吊李,日下呼荀,有恨飘满琼笺。十载填词,憾狂名,却受燕感莺怜。画出蘅皋别意,只斜阳、不认旧吟鞭。瘴云尚隔趋庭,算君此去,愁与诗为伴。眷客程、乌哺情何限,空惆怅、江上蛮烟。误翠堤、柳乍吹绵。向旗亭、那角倚阑干。共君添得,莺边行李,一檐花寒。
https://shici.929r.com/shici/uqbmVYXK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