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真逆旅,万事等虚舟。
未老先成懒,虽贫不解愁。
西风三日雨,南楚十分秋。
闺妇为寒计,篝灯葺弊裘。
半生真逆旅,万事等虚舟。
未老先成懒,虽贫不解愁。
西风三日雨,南楚十分秋。
闺妇为寒计,篝灯葺弊裘。
这首诗《秋日有感》由元代诗人吴存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人生、世事以及自然景象的深刻感悟。
首联“半生真逆旅,万事等虚舟”,诗人以“逆旅”和“虚舟”为喻,形象地表达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逆旅象征着人生的旅途,充满了不可预知的变数;虚舟则比喻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虚幻的,如同浮萍随波逐流,难以把握。这两句诗深刻揭示了人生的漂泊不定和世事的变幻莫测。
颔联“未老先成懒,虽贫不解愁”,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自身状态的感慨。在年岁尚未老去之时,就已经感到身心俱疲,失去了活力;即便生活贫困,内心却并未因此而感到忧愁。这种看似矛盾的描述,实际上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淡然态度。
颈联“西风三日雨,南楚十分秋”,描绘了一幅秋雨绵绵的画面。西风起,连日阴雨,渲染出秋天特有的凄凉氛围。这里的“十分秋”不仅强调了秋天的深沉与丰富,也暗示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岁月更迭的感慨。
尾联“闺妇为寒计,篝灯葺弊裘”,将视角转向家庭,通过描写一位妻子为丈夫准备御寒衣物的情景,展现了人间温情的一面。在冷暖交替的季节里,家人的关怀与温暖成为了抵御外界严寒的力量。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也体现了诗人对亲情的珍视。
整体而言,《秋日有感》通过对个人感受、自然景象和社会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情感的深刻思考,以及在复杂世态中寻求心灵慰藉的努力。
春晚寒不已,节候差季孟。
木行怯初阳,水官恣馀横。
滂沱连月雨,愁叹斯民病。
已紊四时和,更伤群物性。
园花半零落,犹逞晨妆靓。
陇麦将痿摧,况值风威劲。
我愿天地心,慎举阴阳柄。
十雨应太平,时丰顺睿圣。
庶令疵沴消,永保寒暑正。
无复三月中,惨惨行冬令。
君家有二镜,光景如湛卢。
或长如芭蕉,或圆如芙蕖。
飞电著子壁,明月入我庐。
月下合三璧,日月跳明珠。
问子是非我,我是非文殊。
灵寿扶孔光,菊潭饮伯始。
虽云闲草木,岂乐蒙此耻。
一时偶收用,千载相瘢疻。
海南无嘉植,野果名黄子。
坚瘦多节目,天材任操倚。
嗟我始剪裁,世用或缘此。
贵从老夫手,往配先生几。
相从归故山,不愧仙人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