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数日前,梦一僧出二镜求诗,僧以镜置日中,其影甚异,其一如芭蕉,其一如莲花,梦中与作诗》
《数日前,梦一僧出二镜求诗,僧以镜置日中,其影甚异,其一如芭蕉,其一如莲花,梦中与作诗》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古风

君家有二镜,光景如湛卢。

或长如芭蕉,或圆如芙蕖。

飞电著子壁,明月入我庐。

月下合三璧,日月跳明珠。

问子是非我,我是非文殊。

(0)
注释
湛卢:古代宝剑名,象征光明和锐利。
芭蕉:一种长条形的热带植物,比喻镜子形状狭长。
芙蕖:荷花的别称,比喻镜子形状圆润。
飞电:闪电,形容光线快速而明亮。
文殊:佛教中的智慧菩萨,象征智慧和洞察力。
翻译
你家中有两面镜子,光芒如同宝剑湛卢般明亮。
有的镜子狭长如芭蕉叶,有的镜子圆润如荷花。
闪电映照在你的墙壁上,明亮的月光照进我的小屋。
在月光下,三面镜子相映成趣,仿佛日月明珠在跳跃。
我问你,我是对还是错?你问我,你是否像文殊菩萨一样智慧?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思想家苏轼的作品。诗中的镜象征着心灵的明净与智慧,二镜的形状各异,一如芭蕉、一如芙蕖,寓意于变化莫测的人生和自然界的丰富多彩。飞电著子壁、明月入我庐则描绘了时间流转和光影变幻的场景。

"问子是非我,我是非文殊"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我的探究与质疑,同时也透露出一股超脱世俗的豁然。这里的“文殊”通常指的是佛教中的文殊菩萨,智慧的化身。诗人通过这种比较,显得既谦逊又自信。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奇特,融合了禅宗的哲理和诗人的个性,展现了苏轼超凡脱俗的文学才华。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送人从北平军

蓟门霜叶正纷纷,不见燕台只见云。

君去试看台下草,何人更忆乐将军。

(0)

寄林彦衡训迪嘉禾

欈李山川接上腴,鱼盐粳稻满东吴。

横经不道官犹冷,禄薄还堪酒屡沽。

霜落乡林思旧橘,秋深江郭忆寒鲈。

绨袍别后情何限,莫惜新吟寄野夫。

(0)

岁暮岱峰同龙门漫士留别高景度先辈

龙门岁晚惜同心,迢递龟峰远更寻。

残雪乱山频对酒,白云芳草又分簪。

离堂夜烛猿声断,别路江枫雁影深。

名下只今多俊逸,临岐高唱比南金。

(0)

春莫田家

野藤垂谷口,林径少人行。

茅屋先春补,沙田候水耕。

篱深孤犬吠,树密一鸠鸣。

花落家僮扫,寥寥远市声。

(0)

赋得剑津送郑孟宣之江右考文

闽溪迢迢絓绝壁,平津之水深千尺。

神物湮沈不复知,往往潭心飞霹雳。

银河掩映流寒声,玻瓈井底双龙行。

九华山色纷照耀,丹枫寂历秋风鸣。

吾夫子,浮丘生,送君几度持文衡。

扁舟触热那可度,来往津头须濯缨。

(0)

梅城小景

江城何人夜吹笛,寒落梅花晓无迹。

仙峤苍茫隔海清,人烟寂历连秋色。

何处征帆天际归,夕阳枫树鸟边微。

矶头亦有垂纶者,甘向沧浪老布衣。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周葵 任翻 董恂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