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何人夜吹笛,寒落梅花晓无迹。
仙峤苍茫隔海清,人烟寂历连秋色。
何处征帆天际归,夕阳枫树鸟边微。
矶头亦有垂纶者,甘向沧浪老布衣。
江城何人夜吹笛,寒落梅花晓无迹。
仙峤苍茫隔海清,人烟寂历连秋色。
何处征帆天际归,夕阳枫树鸟边微。
矶头亦有垂纶者,甘向沧浪老布衣。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梅城小景》描绘了一幅夜晚江城笛声悠扬、梅花凋零的冬日画面。首句“江城何人夜吹笛”以疑问起笔,引发读者对吹笛人的想象,夜晚的寂静被笛声打破,透出一丝凄清。次句“寒落梅花晓无迹”进一步渲染了冬夜的寒冷,清晨起来,梅花已不见踪影,暗示着时光流转,美景易逝。
第三句“仙峤苍茫隔海清”将视线转向远方,海上的仙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增添了神秘感。第四句“人烟寂历连秋色”则描绘了江城周边的静谧,人烟稀疏,秋意浓厚,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
接下来的两句“何处征帆天际归,夕阳枫树鸟边微”描绘了远处的景象,一叶孤舟在夕阳下归来,枫树与飞翔的鸟儿构成了一幅动态的画面,为诗歌增添了几分生动和温暖。
最后,“矶头亦有垂纶者,甘向沧浪老布衣”以渔翁的形象收尾,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即使在这样的江城小景中,也有如渔翁般淡泊名利的人,享受着宁静的垂钓生活。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城冬夜的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哲思,展现出一种淡泊而深沉的意境。
归骑双旌远,欢生此别中。
萧关分碛路,嘶马背寒鸿。
朔色晴天北,河源落日东。
贺兰山顶草,时动捲帆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