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三洲词》
《三洲词》全文
唐 / 温庭筠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团圆莫作波中月,洁白莫为枝上雪。

月随波动碎潾潾,雪似梅花不堪折。

李娘十六青丝发,画带双花为君结。

门前有路轻别离,唯恐归来旧香灭。

(0)
注释
团圆:指家庭或亲朋好友的团聚。
波中月:比喻短暂或易逝的团聚。
洁白:形容纯洁无暇。
枝上雪:比喻纯洁或清白。
波动:水的起伏或情绪的波动。
碎潾潾:形容月影在水中的破碎状态。
梅花:象征高洁,易凋谢。
李娘:古代女子的称呼。
青丝发:指黑发,象征青春和美丽。
画带:装饰性的发带。
双花:象征美好的祝愿或爱情。
轻别离:轻易的分别,可能含有不舍之意。
唯恐:担心。
旧香:过去的美好记忆或香气,这里可能指爱情的气息。
翻译
不要让团聚如水中月,纯洁不比枝头雪。
月影随波摇曳碎裂,雪花如同梅花易凋零。
十六岁的李娘黑发如丝,为心上人系上双花装饰的发带。
出门时轻易道别,只担心回来时旧日香气已消散。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温庭筠的《三洲词》,其中蕴含了对团圆和纯洁的美好愿望,同时也流露出离别时的轻松与对往昔情深的珍惜。

"团圆莫作波中月,洁白莫为枝上雪。"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完美境界的向往,即希望团圆和纯洁不受外界干扰,不像水中的明月和树上的洁雪那样易逝易碎。

"月随波动碎潾潾,雪似梅花不堪折。" 这两句描绘了月亮随着波浪摇曳而碎裂,雪花如同梅花轻柔却承受不了寒风的摧残,通过这样的意象强化了前述愿望的脆弱性。

"李娘十六青丝发,画带双花为君结。" 这两句则转向具体的情感表达,诗人提及“李娘”这个人物,可能是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她的头发如同春草般青翠,而用花朵编织成的带子赠予心上人作为情感的象征。

"门前有路轻别离,唯恐归来旧香灭。" 最后两句表达了临别时的心境,虽然外界看似平静无忧,但诗人内心深处却担忧着重逢之际,那些曾经的温馨与记忆是否已经消散。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以及面对变迁时的情感复杂性。

作者介绍
温庭筠

温庭筠
朝代:唐   字:飞卿   籍贯: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   生辰:约812—866

温庭筠(约812年-约866年),本名岐,艺名庭筠,字飞卿,男,汉族,唐代并州祁县(今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人,晚唐时期诗人、词人。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富有天赋,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有“温八叉”之称。温庭筠多次考进士均落榜,一生恨不得志,行为放浪。曾任随县和方城县尉,官至国子监助教。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
猜你喜欢

行檠叠旧作韵

岂无山月映松枝,爱此荧荧毡室宜。

汲古时怀照若彼,敕几宵每慎于兹。

惜阴常自评今昔,喻法还因悟即离。

江砚宣毫当偶静,玉虫缀处发新思。

(0)

写心精舍

欲因山水觅知音,精舍居然向碧林。

大块何曾镇韬蕴,高秋常自效深沉。

翠烟低处岩鸣鹿,白浪冲开渚下禽。

触绪由来成静观,不知写者更何心。

(0)

恭奉皇太后幸塞外启程之作

皓日金风发跸旌,武成恺乐惬舆情。

分茅有待均颁惠,櫜矢方将大会盟。

万里伊犁朝北极,三秋多稼阅西成。

安舆可识增忻豫,福寿骈臻算介瀛。

(0)

和李峤杂咏诗百二十首韵·其七十七鉴

庾信拭轻埃,温生玉作台。

一枚燎岂得,百里照呈来。

执半鹊飞去,藏双鲤剖开。

文皇举三喻,独惜魏徵才。

(0)

和李峤杂咏诗百二十首韵·其六十三钱

地官初铸币,取义似泉流。

秋卉铺瑶砌,春榆点御沟。

孔方称可笑,阿堵举应收。

选一腾清誉,须从循吏求。

(0)

和李峤杂咏诗百二十首韵·其二十洛

尧坛图见古,周邑食维新。

激水德阳殿,成桥熊耳津。

玉鸡诞汉祖,綵凤接仙人。

曾忆香山顶,观澜六辔臻。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黄溍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薛季宣 洪亮吉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