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信拭轻埃,温生玉作台。
一枚燎岂得,百里照呈来。
执半鹊飞去,藏双鲤剖开。
文皇举三喻,独惜魏徵才。
庾信拭轻埃,温生玉作台。
一枚燎岂得,百里照呈来。
执半鹊飞去,藏双鲤剖开。
文皇举三喻,独惜魏徵才。
此诗以细腻笔触描绘了古代文人雅士之间的交流与赏识,充满了深邃的哲理与对人才的珍视。首句“庾信拭轻埃,温生玉作台”运用典故,庾信为文坛巨匠,温生则比喻温润如玉的文才,暗示着文人通过擦拭心灵的尘埃,如同玉石般展现其内在的光芒。接着,“一枚燎岂得,百里照呈来”则以火光之微与光照之广形成对比,象征着才华虽小,却能照亮广阔的天地,寓意着不凡的才智能够超越表面的局限。
“执半鹊飞去,藏双鲤剖开”两句,通过生动的意象,进一步阐述了才华的展现与发现。半只飞翔的喜鹊象征着才华的显现,而剖开的双鲤则寓意着深藏不露的智慧被揭示出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才华的外在表现,也强调了其内在的深度与复杂性。
最后,“文皇举三喻,独惜魏徵才”将话题引向历史,通过引用唐太宗李世民对魏徵的赞誉,表达了对人才的高度重视与珍惜。魏徵作为历史上著名的谏臣,其忠诚与智慧深受君王赏识,成为后世传颂的佳话。此句不仅体现了对个人才华的推崇,更反映了社会对于人才价值的深刻认识与尊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古代文人与历史人物的描绘,展现了对才华、智慧以及人才价值的深刻思考与赞美,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知识、智慧与人才的高度重视。
花光浮玉夜。是第一圆蟾,好春亭榭。
细簧劝客,雏莺啭、座密衣云飘麝。
今情古思,只赚得词人游写。
时笑语、惟有渠侬,风流未曾衰谢。
闻歌易感深情,但放意尊前,尽欢聊且。闹蛾又罢。
都删了、旧日武林闲话。寒消暖乍。
早泪蜡、红冰盈把。人去远、空想佳期,罗衾梦罅。
此花除我更无邻。犹是隔年春。
窥墙便欲深心许,岁华静、蜂蝶逡巡。
香讯懒对,闲门早闭,各自过黄昏。
何郎词笔久销魂。垂老尚情亲。
小楼绣被熏香罢,又还念、空谷佳人。
输与夜来,一方明月,流水二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