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晚亲朋少,何堪远别离。
人谁念原父,甥勿似牢之。
宗伯惊文卷,慈亲望捷旗。
饯行应满袖,不欠病翁诗。
岁晚亲朋少,何堪远别离。
人谁念原父,甥勿似牢之。
宗伯惊文卷,慈亲望捷旗。
饯行应满袖,不欠病翁诗。
这首词作于北宋时期,由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刘克庄所创。诗人以深沉的情感,描绘了岁末离别之苦,以及对亲情的深切怀念。
“岁晚亲朋少,何堪远别离。”此句表达了岁末时分离的孤独和哀愁,亲朋好友渐渐减少,面对远行的别离,心中充满了无尽的不舍与悲凉。
“人谁念原父,甥勿似牢之。”诗人借用古代名将原父及甥(甥为古时亲族称谓)的典故,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深厚,如同牢笼中困兽的哀鸣。
“宗伯惊文卷,慈亲望捷旗。”此处以“宗伯”和“慈亲”象征尊长与母亲,对他们的记挂如影随形。诗人希望自己能像展开文卷一样,将功名事业迅速传递给远方的亲人,使其欣慰。
“饯行应满袖,不欠病翁诗。”在别离之际,诗人希望得到亲朋好友的饯行(饯行即饯别,古时亲友送行时所赠的物品或钱财),并以此作为对他们深情厚谊的回报。最后一句则表达了诗人的自信,即便是病中,也能写出不欠缺的诗篇,以此来证明自己的文学才华。
这首词通过对亲情、友情的怀念,以及对功名事业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厚的人文关怀。
春华被众卉,巨细皆敷荣。
牡丹既舒葩,荼蘼亦含英。
抚物惜芳景,开筵畅尘萦。
时从石边坐,或复池上行。
繁花转侵袖,垂条动钩缨。
心会言屡忘,理惬感忽生。
游鱼何洋洋,鸣禽自嘤嘤。
悠哉行乐意,契彼禽鱼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