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拟寒山送吉州寿侍者奔父母丧》
《拟寒山送吉州寿侍者奔父母丧》全文
宋 / 释居简   形式: 古风

家书报平安,父母没荒草。

回首寂无睹,闭眼长相照。

合笑不合哭,旷情远相吊。

虽云朴实头,掠虚尤不少。

(0)
鉴赏

这首诗《拟寒山送吉州寿侍者奔父母丧》由宋代诗人释居简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侍者在得知父母去世后,内心复杂而深沉的情感波动。

首句“家书报平安,父母没荒草。”以家书传达了父母的离世消息,荒草象征着生命的终结与自然界的轮回,暗示了生命的短暂与脆弱。这句诗简洁明了地揭示了事件的核心,同时也为后续情感的铺垫埋下了伏笔。

接着,“回首寂无睹,闭眼长相照。”描绘了侍者在得知消息后的反应,他回望过去,却只能感受到寂静与空无,闭上眼睛,仿佛能看见父母的身影,这种视觉上的“长照”表达了对父母深深的思念与不舍。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现实的寂静与内心的光影交错,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合笑不合哭,旷情远相吊。”这一句则进一步展示了侍者内心的矛盾与复杂。在面对生死离别的巨大冲击时,他选择了以一种看似超脱的方式表达哀思——“合笑”,即内心深处的悲痛与外在的平静相结合,而“不合哭”则是指他并未在外人面前表现出过度的悲伤,而是选择了更加内敛的方式来处理这份情感。这反映了佛教文化中对于生死观的独特理解,以及对情感表达的一种节制与智慧。

最后,“虽云朴实头,掠虚尤不少。”这句话是对侍者性格的总结,虽然外表显得朴实无华,但内心的情感丰富且深刻,即便是面对生死这样的重大事件,也能展现出不同于常人的思考与处理方式。这里的“掠虚”可能指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对虚名浮利的淡然态度,强调了侍者在面对人生大事时的内在真实与坚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侍者在面对亲人离世这一人生重大变故时的内心世界,以及其在佛教文化背景下的独特情感处理方式,体现了作者对生命、死亡、情感以及人性深度的洞察与思考。

作者介绍

释居简
朝代:宋

释居简(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号北涧,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俗姓龙(《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峰北涧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理宗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腊六十二。
猜你喜欢

白须

少年不办求良药,老病无疑生白须。

下种已迟空怅望,无心犹幸省工夫。

虚明对面谁知我,宠辱当前莫问渠。

自顷闭门今十载,此生毕竟得如愚。

(0)

寄张芸叟

老矣张芸叟,亲编乐府词。

才高君未觉,手战我先衰。点?旧无对,吟哦今与谁。

十年酬唱绝,欢喜得新诗。

(0)

故成都尹陆介夫挽词

拥节西南未一年,凄凉道路泣东辕。

蜀都富乐真当惜,民事艰难谁复论。

白马何人趋远日,青刍盈束更无言。

异时归去逢遗老,空听咨嗟述旧恩。

(0)

和王适新葺小室

向日堂东一室存,竹为窗壁席为门。

心如白月光长照,气结丹砂体自温。

饭软莫嫌红米贱,酒香故取泼醅浑。

他年一笑同谁说,伴我三年江上村。

(0)

次韵景仁饮宋温之南轩二首·其二

饮阑瓶已罄,话久仆须更。

高会良难得,危言岂易行。

归休便老计,得失任台评。

犹有青编在,它年不世情。

(0)

再游庐山三首·其一

当年五月访庐山,山翠溪声寝食间。

藤杖复随春色到,寒泉顿与客心闲。

岩头悬布煎茶足,峡口惊雷泛叶悭。

待得前村新雨遍,扁舟应逐好风还。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曾巩 刘弇 岑参 秦观 吴潜 许浑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