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顶樵翁总是仙,花红草绿自年年。
琼楼玉宇成虚诞,盘石长松足醉眠。
小窦偏能施雨泽,深崖常恐出云烟。
游人合作宿山计,家在孤城返照边。
绝顶樵翁总是仙,花红草绿自年年。
琼楼玉宇成虚诞,盘石长松足醉眠。
小窦偏能施雨泽,深崖常恐出云烟。
游人合作宿山计,家在孤城返照边。
这首宋诗《和方机宜(其二)》是宋代诗人陈宓的作品,以樵夫隐逸生活为题材,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首句“绝顶樵翁总是仙”描绘了樵夫身处高山之巅,仿佛神仙般超然物外的形象。次句“花红草绿自年年”则描绘了山中四季变换,自然景色的永恒之美。
第三句“琼楼玉宇成虚诞”暗示了人间仙境的虚无缥缈,与前文的“总是仙”相呼应,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第四句“盘石长松足醉眠”则具体描绘了樵夫在山中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以“醉眠”二字传达出内心的满足与宁静。
第五句“小窦偏能施雨泽”运用拟人手法,赋予山中小溪以恩惠万物的能力,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慷慨。最后一句“深崖常恐出云烟”以深崖云烟的变幻莫测,象征着世事的无常,而“游人合作宿山计,家在孤城返照边”则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认同,以及对城市繁华的疏离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樵夫的隐居生活,寄寓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超脱世俗的追求,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岩蛮宽云灵虬寺,水竹低横处士园。
此是蕲州无比好,亦如淛下好山川。
临餐吐食嗟无余,幽情惨郁时一舒。
感君善意过於令,周了辽语良非虚。
分飧人所能,多至逾万亿。
一朝可趣具,寒暑三十易。
古之轑釜者,其始盖未惜。
怀哉西方士,义重见寡特。
招呼几州氓,岁岁青黄食。
雷声匕筹动,动涌床座窄。
昔我手行粥,今也愆膂力。
忆汝身自孩,又抱儿子吃。
岂有不足叹,幸无嗟来色。
天为产厥孙,文射最高策。
劳君太史令,乞彼峨眉伯。
出处善知时,教训陶美泽。
筑堂事遗像,雅颂镌众墨。
我歌则后矣,猗歟缀周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