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厓山吊古·其一》
《厓山吊古·其一》全文
明 / 曾仕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草市行宫古木阴,闽杭回首一沾襟。

双龙北去金瓯缺,六马南来玉玺沉。

尝胆未消干隧愤,攀髯无限鼎湖心。

凄凉莫问祥兴事,禾黍离离江水深。

(0)
鉴赏

这首《厓山吊古》(其一)由明代诗人曾仕鉴所作,通过描绘历史场景与情感抒发,展现了对古代战争与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慨。

首句“草市行宫古木阴”,以“草市”与“行宫”的对比,营造出一种历史沧桑感。草市是民间集市,行宫则是帝王临时居住之所,两者并置,暗示了历史的更迭与权力的转移。古木阴则增添了几分幽静与肃穆,为整首诗奠定了悲壮的基调。

“闽杭回首一沾襟”,诗人遥望闽杭之地,心中涌起复杂的情感,不禁泪水盈眶。这一句不仅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也暗含着对历史往事的深深怀念。

“双龙北去金瓯缺,六马南来玉玺沉。”这两句运用了双关和象征手法。“双龙”可能指代南北两个政权,“金瓯”和“玉玺”分别象征国家的完整与皇权的稳固。这两句描绘了国家分裂、政权更替的残酷现实,同时也隐喻了历史的不可逆转。

“尝胆未消干隧愤,攀髯无限鼎湖心。”“尝胆”出自越王勾践的故事,象征着复仇的决心;“干隧”则可能指代某种艰难困苦的境地。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中英雄人物的敬仰与对他们所经历的苦难的同情。

“凄凉莫问祥兴事,禾黍离离江水深。”最后两句以“凄凉”二字收尾,点明了诗人面对历史悲剧时的哀伤之情。同时,通过“禾黍离离”(禾黍生长茂盛的样子)与“江水深”形成对比,既描绘了自然景象,也寓意着历史的深远与不可触及。整个画面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和时间的流逝感。

综上所述,《厓山吊古》(其一)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反思和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同时也传达了对国家分裂、政权更替所带来的痛苦与无奈的感慨。

作者介绍

曾仕鉴
朝代:明   字:明吾   籍贯:南海

曾仕鉴,字明吾,一字人倩。南海人。明神宗万历十三年(一五八五)举人。二十年(一五九二)任内阁中书,历官户部主事。时值倭寇入侵,赵文懿延仕鉴画策。仕鉴著《兵略》上之,宋经略应昌得之,疏请加仕鉴职衔。仕鉴官侍从,尤留意民瘼,锦衣千户韦梦麒请采珠,仕鉴即上疏止之。又疏修屯政。会差趱南直隶白粮,乘便南还,遂不复出。有《庆历》、《公车》、《洞庭》、《罗浮》、《和杜》诸集。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三九有传。
猜你喜欢

乙丑春拜先垄于潘超村

芳池流水乱穿沙,料峭东风鬓影斜。

残粉腊催梅褪瓣,嫩黄晴转柳生芽。

墓亭瓦落松飘子,隧道泥乾藓蚀花。

碣石有题惭未勒,幽光潜德思无涯。

(0)

读鲁志敏王信臣诗有感柬童汝能

鲁连王建都仙去,风雅无人可共参。

零落酒船一百斛,莺花肠断老江南。

(0)

和章复斋偕乡老春日城东燕集三十韵

花柳满城郭,春朝候明起。

马鸣入重关,客至倒双屣。

坐得交契欢,言谈无谑鄙。

寻芳问西园,欢会过东里。

玩眺息幽栖,翱翔动高跬。

平原集麾盖,险磴歇轮轨。

径霭云搴裳,林阴露零几。

英英江海交,故故冠盖士。

激烈唾冰壶,萧搔据寒椅。

笔径千人军,学贯百家氏。

掩镜悲霜髯,张筵序年齿。

麝烟喷铜龙,乳酒浮玉蚁。

联席掇文华,行盘荐甘旨。

醯菹芝峤麋,鲙切凤池鲤。

清赏厌肥膻,嘉餐美香饵。

青蔬园中葵,红果树头李。

看剑出吴钩,挥笺涂越纸。

山居泊远市,野客葺故垒。

慨叹敛哀馀,酣歌申乐只。

银筝递琳琅,锦瑟调宫徵。

喜跃儿女心,愁冲丈夫耳。

形惭盛巳衰,兴适汝为尔。

翠竹凝晚枝,绯桃烂晨蕊。

良姿独葱茏,娇卉多旖旎。

崇望四皓同,閒游二疏比。

徜徉追往途,绻恋瞩流晷。

辞阙戾班行,归田谢荣耻。

迎逢今巳非,矍铄旧如此。

勋业传奇名,乡闾合知巳。

披襟一长啸,默对澹湖水。

(0)

秋夜感怀

人称此役久迁延,钩曲无端又被牵。

多难不知税驾所,开春已是杖乡年。

况当月白风清夜,辜负橙黄橘绿天。

学道半生差自信,崎岖遍历老弥坚。

(0)

金陵怀古次韵四首·其三

中兴国势足支吾,心德其如上下殊。

三面网开成睿断,半闲堂不秉钧枢。

世方共起争秦鹿,人实伊谁念屋乌。

遂使寻常征古迹,升沉总不及南都。

(0)

西湖二首·其一

春风淡淡水溶溶,日买扁舟浪客踪。

湖面却无些子路,山头那得许多峰。

回天日色于坟树,半壁军声岳墓松。

独步六桥人散后,满湖明月满山钟。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柏杨 朱自清 谢觐虞 闻一多 徐特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