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丙申六月过吴子往荻秋庵》
《丙申六月过吴子往荻秋庵》全文
明 / 归子慕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萧瑟湖上庐,六月如清秋。

凉雨过柴门,葡萄风飕飕。

草阁摇绿杨,欲随云水流。

水滨一稚子,洋洋何所求。

终日无一鱼,持竿钓不休。

问之向我笑,使我心忘忧。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bǐngshēnliùyuèguòwǎngqiūān
míng / guī

xiāoshàngliùyuèqīngqiū

liángguòcháiméntáofēngsōusōu

cǎoyáo绿yángsuíyúnshuǐliú

shuǐbīnzhìyángyángsuǒqiú

zhōngchí竿gāndiàoxiū

wènzhīxiàngxiào使shǐxīnwàngyōu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归子慕的《丙申六月过吴子往荻秋庵》描绘了一幅湖边夏日的独特景象。诗中"萧瑟湖上庐"开篇即以萧瑟的气氛渲染,虽是六月,却给人以清秋之感。"凉雨过柴门,葡萄风飕飕",通过凉雨和飕飕的葡萄风,进一步强调了季节的凉爽,仿佛秋意已提前来临。

"草阁摇绿杨,欲随云水流",诗人运用拟人手法,写绿杨似乎要随风而动,融入湖水之中,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生动与动态美。接着,诗人将目光转向湖边的孩童,"水滨一稚子,洋洋何所求",稚子无忧无虑地垂钓,形象地传达出一种闲适与纯真的生活态度。

最后两句"终日无一鱼,持竿钓不休。问之向我笑,使我心忘忧",描绘了孩子虽然一整天都没有钓到鱼,但仍然乐此不疲,他的笑容让诗人暂时忘却了心中的忧虑。整首诗寓情于景,借景抒怀,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童真心灵的赞美。

作者介绍
归子慕

归子慕
朝代:明

归子慕(1563~1606)字季思,号陶庵,学者称清远先生,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属江苏)人。生于明世宗嘉靖四十二年,卒于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年四十四岁。散文大家归有光第五子。归有光有六子,子慕为归有光五十八岁时所生,幼有文行,清真静好,万历十九年(1591)举人。再试礼部不第,屏居江村,与无锡高攀龙、嘉善吴志远最友善。所居陶庵,槿墙茅屋,诗歌以为乐。卒后,巡按御史祁彪佳请于朝,赠翰林待诏 [2] 。子慕著有《陶园集》四卷,《明史艺文志》传于世。
猜你喜欢

玉团儿·其一双调

铅华淡伫新妆束。好风韵、天然异俗。

彼此知名,虽然初见,情分先熟。垆烟淡淡云屏曲。

睡半醒、生香透肉。赖得相逢,若还虚过,生世不足。

(0)

一丛花·其一

尊前凝伫漫魂迷。犹恨负幽期。

从来不惯伤春泪,为伊后、滴满罗衣。

那堪更是,吹箫池馆,青子绿阴时。

回廊帘影昼参差。偏共睡相宜。

朝云梦断知何处,倩双燕、说与相思。

从今判了,十分憔悴,图要个人知。

(0)

龙挂

成都六月天大风,发屋动地声势雄。

黑云崔嵬行风中,凛如鬼神塞虚空。

霹雳迸火射地红,上帝有命起伏龙。

龙尾不卷曳天东,壮哉雨点车轴同。

山摧江溢路不通,连根拔出千尺松。

未言为人作年丰,伟观一洗芥蒂胸。

(0)

示儿子

父子扶携返故乡,欣然击壤咏陶唐。

墓前自誓宁非隘,泽畔行吟未免狂。

雨润北窗看洗竹,霜清南陌课剶桑。

秋毫何者非君赐,回首修门敢遽忘。

(0)

西江月

山色不随春老,竹枝长向人新。桃蹊李径已成阴。

深院莺啼人静。尘世白驹过隙,人情苍狗浮云。

不须计较谩劳神。且恁随缘任运。

(0)

傍水闲行

闲馀何处觉身轻,暂脱朝衣傍水行。

鸥鸟亦知人意静,故来相近不相惊。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