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瑟湖上庐,六月如清秋。
凉雨过柴门,葡萄风飕飕。
草阁摇绿杨,欲随云水流。
水滨一稚子,洋洋何所求。
终日无一鱼,持竿钓不休。
问之向我笑,使我心忘忧。
萧瑟湖上庐,六月如清秋。
凉雨过柴门,葡萄风飕飕。
草阁摇绿杨,欲随云水流。
水滨一稚子,洋洋何所求。
终日无一鱼,持竿钓不休。
问之向我笑,使我心忘忧。
这首明代诗人归子慕的《丙申六月过吴子往荻秋庵》描绘了一幅湖边夏日的独特景象。诗中"萧瑟湖上庐"开篇即以萧瑟的气氛渲染,虽是六月,却给人以清秋之感。"凉雨过柴门,葡萄风飕飕",通过凉雨和飕飕的葡萄风,进一步强调了季节的凉爽,仿佛秋意已提前来临。
"草阁摇绿杨,欲随云水流",诗人运用拟人手法,写绿杨似乎要随风而动,融入湖水之中,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生动与动态美。接着,诗人将目光转向湖边的孩童,"水滨一稚子,洋洋何所求",稚子无忧无虑地垂钓,形象地传达出一种闲适与纯真的生活态度。
最后两句"终日无一鱼,持竿钓不休。问之向我笑,使我心忘忧",描绘了孩子虽然一整天都没有钓到鱼,但仍然乐此不疲,他的笑容让诗人暂时忘却了心中的忧虑。整首诗寓情于景,借景抒怀,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童真心灵的赞美。
尊前凝伫漫魂迷。犹恨负幽期。
从来不惯伤春泪,为伊后、滴满罗衣。
那堪更是,吹箫池馆,青子绿阴时。
回廊帘影昼参差。偏共睡相宜。
朝云梦断知何处,倩双燕、说与相思。
从今判了,十分憔悴,图要个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