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五月访庐山,山翠溪声寝食间。
藤杖复随春色到,寒泉顿与客心闲。
岩头悬布煎茶足,峡口惊雷泛叶悭。
待得前村新雨遍,扁舟应逐好风还。
当年五月访庐山,山翠溪声寝食间。
藤杖复随春色到,寒泉顿与客心闲。
岩头悬布煎茶足,峡口惊雷泛叶悭。
待得前村新雨遍,扁舟应逐好风还。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再游庐山三首(其一)》。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重游庐山时的感受。首句“当年五月访庐山”,回忆起往昔五月的庐山之行,山色青翠,溪水潺潺,仿佛与饮食相伴,生活气息浓厚。接着,“藤杖复随春色到”写出了春天的气息和藤杖的陪伴,给人以温馨和活力。
“寒泉顿与客心闲”表达了诗人面对清冷泉水时内心的宁静,流露出淡泊的心境。接下来两句“岩头悬布煎茶足,峡口惊雷泛叶悭”,通过描绘煮茶的场景和峡谷中雷声与茶叶的对比,展现了庐山的自然风光和诗人品茗时的闲适。
最后两句“待得前村新雨遍,扁舟应逐好风还”,预想雨后的新鲜空气和扁舟乘风而归的画面,流露出诗人期待离开时的轻松愉悦心情。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游踪为线索,通过描绘庐山的景色和诗人的情感变化,展现出庐山的秀美以及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生活的淡然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