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向麻源隐,能寻谢客踪。
空山几千里,幽谷第三重。
茅宇宁须葺,荷衣不待缝。
因君见往事,为我谢乔松。
欲向麻源隐,能寻谢客踪。
空山几千里,幽谷第三重。
茅宇宁须葺,荷衣不待缝。
因君见往事,为我谢乔松。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欲隐居于麻源山中之人的意愿,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和逃离尘世的渴望。开篇两句“欲向麻源隐,能寻谢客踪”展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憧憬,并希望能够找到古代隐者谢安石的足迹。
接着,“空山几千里,幽谷第三重”则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这里的“空山”和“幽谷”营造了一种深远而静谧的氛围,而“几千里”和“第三重”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感觉,给人以深不可测之感。
“茅宇宁须葺,荷衣不待缝”这两句则描绘了隐居生活的简朴。诗人表达了一种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不需要过多的物质装饰,只需一间用茅草搭建的小屋和未经缝制的荷叶做衣便足矣。
最后,“因君见往事,为我谢乔松”则是诗人请求朋友为自己送别。这里的“往事”可能指的是隐居前的生活,而“乔松”则是一种常用来比喻坚贞不屈品格的植物,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期待。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隐居生活的憧憬,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的生活态度。
星沙初下,望重湖远水,长云漠漠。
一叶扁舟谁念我,今日天涯飘泊。
平楚南来,大江东去,处处风波恶。
吴中何地,满怀俱是离索。
常记送我行时,绿波亭上,泣透青罗薄。
樯燕低飞人去后,依旧湘城帘幕。
不尽山川,无穷烟浪,辜负秦楼约。
渔歌声断,为君双泪倾落。
姮娥药熟桂华新,满贮清光待出云。
徐御冰轮行碧落,世间多少感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