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霁翠微峰,蒸为紫雾浓。
精蓝游历历,楼阁见重重。
静悟庭前柏,閒听云外钟。
徒闻十二院,谁复辨遗踪。
雪霁翠微峰,蒸为紫雾浓。
精蓝游历历,楼阁见重重。
静悟庭前柏,閒听云外钟。
徒闻十二院,谁复辨遗踪。
这首诗描绘了显通寺在雪后初晴时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庙周围环境的宁静与庄严。
首句“雪霁翠微峰”,开篇即点明了时间与地点,雪后的山峰在阳光照耀下呈现出一片翠绿,给人一种清新脱俗之感。接着,“蒸为紫雾浓”一句,通过“蒸”字形象地描绘出山间雾气升腾,与天空中的紫色相融合的景象,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幽深的氛围。
“精蓝游历历,楼阁见重重”两句,进一步展示了显通寺的建筑布局。诗人通过“精蓝”一词,既指出了寺庙的庄严与精致,也暗示了其历史的悠久。而“游历历”和“见重重”则生动地描绘了寺庙内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的楼阁,给人以视觉上的丰富感受。
“静悟庭前柏,閒听云外钟”两句,将读者的视线从建筑转向自然与内心的感受。诗人通过“静悟”二字,表达了在庭前柏树下静思的深刻体验,以及对周围环境的和谐与宁静的感悟。同时,“閒听云外钟”则以一种悠远而淡然的态度,描绘了远处寺庙钟声的响起,仿佛是大自然与人类心灵的共鸣。
最后,“徒闻十二院,谁复辨遗踪”两句,以一种淡淡的遗憾与感慨收尾。诗人提到的“十二院”可能是指寺庙内的主要建筑或区域,但如今却只能徒闻其名,难以辨识其具体位置与风貌。这不仅反映了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变迁,也表达了对过去辉煌与美好事物逐渐消失的惋惜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显通寺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美与人文气息,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变迁与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