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从来本不长,隐居辞说半猖狂。
徒令后世能疑孟,秪觉前身似姓庄。
玄白何分终覆瓿,谷臧奚事总亡羊。
从今巳息掞天口,只着农桑一两章。
文学从来本不长,隐居辞说半猖狂。
徒令后世能疑孟,秪觉前身似姓庄。
玄白何分终覆瓿,谷臧奚事总亡羊。
从今巳息掞天口,只着农桑一两章。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唐顺之的作品《小集为人所刻》。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与个人身份的思考。首句“文学从来本不长”点出文学创作的不易,接着“隐居辞说半猖狂”则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中的言语行为可能显得有些放纵或不羁。后两句“徒令后世能疑孟,秪觉前身似姓庄”运用典故,以孟子和庄子来比喻,表达自己作品可能给后世留下疑惑,但内心更倾向于庄子的超脱与自由。接下来的“玄白何分终覆瓿,谷臧奚事总亡羊”两句,通过“玄白不分”、“谷臧之事”等意象,探讨了人生哲理与道德选择的复杂性。最后,“从今巳息掞天口,只着农桑一两章”表明诗人将从今以后,专注于更为实际的生活主题,如农耕与蚕桑,体现了其对现实生活的关注与回归。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意丰富,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文学观与人生哲学。
社燕宾鸿,烟雨无消息。
西风去、东风摇曳,几度棹歌凄恻。
鸳鸯一别人莴里,曾唤起、小阁梅边吹笛。
十九年矣如梦里,买酒问西陵秋色。乱云隔。
风流郡丞,可沉吟记得。我亦江湖客。
见九重诏自云中出。正塞垣春,生岑寂。
催奉宸游笔。未央殿前,承明庐侧。
青藜子夜休轻掷。看御柳掩映,珂鸣紫陌。
相思故人,狂态依然,醉眠锦瑟谁于邑。星寒窗碧。
剪宫烛、认腰带相识。
荼蘼雪绽,楝花风近,春才剩一旬耳。
荒程折尽东西柳,见说九峰归客,又催行李。
驿草裙腰沙外冷,绕几曲、带愁烟水。
还记否、听雨床连,约我坐船尾。
试看吹绵野店,落红亭堠,多少匆匆游子。
芒鞋渐懒,青蓑白舫,商略五湖闲事。
念前期暗负,别后朱颜易憔悴。
输此去、采茶僧径,烧笋山家,人在绿阴里。
屋背空青,墙腰断绿,沙头晚叠春船。
一笛东风,斜阳淡压荒烟。
尚书老去苍凉甚,草堂西、南渡明年。
倚香奁、天宝宫娥,爱说开元。
松楸马鬣都休问,却土花深处,也当新阡。
白氎红巾,是非付与残编。
石家金谷曾拌坠,甚游人、尚记生前。
更悽然、燕又双飞,柳又三眠。
问而今、填词好手,几人肯学姜史。
风流近数由拳侣,最是青莲兄弟。逢小李。
曾斗句、玲珑阁畔题红纸。白藤箱启。
露粉砑银光,霜花腴卷,奉橘数行字。
酒边唤,记曲云鬟娘子。红牙缓缓歌起。
同声不信尊前外,又见吴兴承旨。苕霅水。
算从此、香波都酿春鹃思。他年准拟。
打两桨相寻,渔庵结个,认尔作邻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