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妆碧嶂旧登临,来演真常契佛心。
漫道山林无独往,那知笙磬有同音。
堂前明月四时好,山外白云千古深。
此别松门无复见,渔樵为伴老相侵。
红妆碧嶂旧登临,来演真常契佛心。
漫道山林无独往,那知笙磬有同音。
堂前明月四时好,山外白云千古深。
此别松门无复见,渔樵为伴老相侵。
诗人以"红妆碧嶂旧登临"开篇,表达了对往昔游历之地的回忆与眷恋。"来演真常契佛心"则透露出诗人内心对于禅悟、佛法的向往与追求,这里的"真常"指的是永恒不变的佛理。
接着,"漫道山林无独往"描绘了一种游子对自然山林的迷恋,每次踏足皆是新的体验;而"那知笙磾有同音"则表达了诗人在大自然中寻找内心和谐与共鸣,"笙磾"指的是古代乐器之一,此处象征着自然界的和声。
"堂前明月四时好,山外白云千古深"两句,描绘了诗人所居之地的美丽景色。"堂前明月"表达了对明月的欣赏,每个时辰都有其独特的美;而"山外白云"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永恒不变的赞美。
最后,"此别松门无复见,渔樵为伴老相侵"表达了一种离别之情。"此别"意味着此次告别后难以再见,而"松门"常常象征着隐逸生活;"渔樵为伴老相侵"则是说诗人将与渔民樵夫为伴,共同度过晚年,这里的"相侵"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消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禅意、佛理的追求,以及面对离别与时光流逝的情感体验。
辰象森罗正,句陈翊卫宽。
鱼龙排百戏,剑佩俨千官。
城禁将开晚,宫深欲曙难。
月输移枍诣,仙路下栏干。
共贺高禖应,将陈寿酒欢。
金星压芒角,银汉转波澜。
王母来空阔,羲和上屈盘。
凤皇传诏旨,獬廌冠朝端。
造化中台座,威风上将坛。
甘泉犹望幸,早晚冠呼韩。
綵鸾餐颢气,威凤入卿云。
长养三清境,追随五帝君。
烟波遗汲汲,矰缴任云云。
下界围黄道,前程合紫氛。
金书惟是见,玉管不胜闻。
草为回生种,香缘却死熏。
海明三岛见,天迥九江分。
搴树无劳援,神禾岂用耘。
斗龙风结阵,恼鹤露成文。
汉岭霜何早,秦宫日易曛。
星机抛密绪,月杵散灵氛。
阳鸟西南下,相思不及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