綵鸾餐颢气,威凤入卿云。
长养三清境,追随五帝君。
烟波遗汲汲,矰缴任云云。
下界围黄道,前程合紫氛。
金书惟是见,玉管不胜闻。
草为回生种,香缘却死熏。
海明三岛见,天迥九江分。
搴树无劳援,神禾岂用耘。
斗龙风结阵,恼鹤露成文。
汉岭霜何早,秦宫日易曛。
星机抛密绪,月杵散灵氛。
阳鸟西南下,相思不及群。
綵鸾餐颢气,威凤入卿云。
长养三清境,追随五帝君。
烟波遗汲汲,矰缴任云云。
下界围黄道,前程合紫氛。
金书惟是见,玉管不胜闻。
草为回生种,香缘却死熏。
海明三岛见,天迥九江分。
搴树无劳援,神禾岂用耘。
斗龙风结阵,恼鹤露成文。
汉岭霜何早,秦宫日易曛。
星机抛密绪,月杵散灵氛。
阳鸟西南下,相思不及群。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作品,名为《寓怀》。诗中融合了道家思想和仙境描绘,表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心态。
“綵鸾餐颢气,威凤入卿云。”两句开篇便设定了一种神秘的仙界氛围,通过比喻手法将鸾凤(传说中的神鸟)与云气相联系,展现了诗人对于高洁境界的向往。
“长养三清境,追随五帝君。”这里的“三清”指的是道教中最高的三个仙境,而“五帝”则是古代中国传说中的五位圣明之主。诗人表达了自己想要长期修炼于高洁的精神世界,并追随古代圣君的理想。
“烟波遗汲汲,矰缴任云云。”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现了一种超然物外、不为世俗所动的情怀。烟波与云云都是诗人心境的写照,体现了他对于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
“下界围黄道,前程合紫氛。”黄道和紫氛都是象征着神秘而高贵的存在,这里通过对道路和未来景象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更高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金书惟是见,玉管不胜闻。”金书和玉管都是贵重之物,但在这里代表着最高的知识与艺术。诗人通过这两句强调了对精神事物的重视超过物质享受。
“草为回生种,香缘却死熏。”这一对比手法展示了生命与死亡、自然界与人类世界之间的对立和联系,也隐含着诗人对于生命转化和轮回的思考。
“海明三岛见,天迥九江分。”这两句通过宏伟的自然景观描绘,表达了一种广阔无垠、超越凡尘的心境。三岛与九江都是象征着浩瀚无际的自然界。
“搴树无劳援,神禾岂用耘。”这两句通过对农事的描写,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法则的顺应和尊重,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斗龙风结阵,恼鹤露成文。”这里的斗龙与恼鹤都是象征着强大力量与超脱世俗的情感。通过这些形象,诗人展现了自己内心世界的壮丽和激荡情怀。
“汉岭霜何早,秦宫日易曛。”这两句则是对时光流逝和历史沧桑的感慨。汉岭与秦宫都是古代的地理标志,这里通过它们来反映时间的迅速流逝和历史的沉重。
“星机抛密绪,月杵散灵氛。”这两句通过对天文现象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于宇宙之美的感受,以及内心深处与自然万物相通的追求。
“阳鸟西南下,相思不及群。”最后一句则是表达了一种孤独的情怀。阳鸟(即凤凰)代表着高洁而难以亲近的存在,而诗人通过这句话传达了自己虽然有着深切的相思之情,但却无法与众多的人共鸣。
总体来说,这首诗是李商隐在表达他个人理想、追求和情感世界的一次深刻探索。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精巧的辞藻,诗人构建了一个既超脱现实又充满诗意的仙境图景。
何须银烛红妆,菜花总是曾留处。
流觞事远,绕梁歌断,题红人去。
绕蝶东墙,啼莺修竹,疏蝉高树。
叹一春风雨,归来抱膝,怀往昔、自凄楚。
遥望东门柳下,梦参差、欲归幽路。
断红芳草,连空积水,凭高坠雾。
水洗铜驼,天清华表,升平重遇。
但相如老去,江淹才尽,有何人赋。
两盆去岁共移来,一置雕阑一委苔。
我拙事持令叶瘦,君能调护遣花开。
隶人挑蠹巡千匝,稚子浇泉走几回。
亦欲效颦耘小圃,地荒终恐费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