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鞭渐弛,缿筒渐少,安用知他帘外。
从今也莫察渊鱼,做到不忍欺田地。
四民香火,五营笳吹,来献一杯寿水。
大家赞祝太夫人,长伴取、鲁侯燕喜。
蒲鞭渐弛,缿筒渐少,安用知他帘外。
从今也莫察渊鱼,做到不忍欺田地。
四民香火,五营笳吹,来献一杯寿水。
大家赞祝太夫人,长伴取、鲁侯燕喜。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所作,名为《鹊桥仙(其十二)乡守赵计院生日》。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祝寿诗,描绘了在乡守赵计院生辰时的喜庆场景。
"蒲鞭渐弛,缿筒渐少,安用知他帘外。" 这几句通过对织布工具的描述,隐喻岁月匆匆,时间流逝,但又强调了主人的智慧和洞察力,即便是在室内也能明了窗外的情况。
"从今也莫察渊鱼,做到不忍欺田地。" 这两句表达了对待人接物要保持真诚,不去深究别人的隐私,也不愿意欺骗天地。
"四民香火,五营笳吹,来献一杯寿水。" 描述了节日的热闹气氛,人们燃烧香料,军中奏起乐曲,共同为赵计院祝寿。
最后两句 "大家赞祝太夫人,长伴取、鲁侯燕喜。" 表达了对太夫人的庆贺,以及希望她与鲁侯能够长久相伴,共享欢乐。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画面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主人公寿辰的祝福之意,同时也展示了当时社会上层人士的生活风貌。
真僧闭精宇,灭迹含达观。
列嶂图云山,攒峰入霄汉。
丹崖森在目,清昼疑卷幔。
蓬壶来轩窗,瀛海入几案。
烟涛争喷薄,岛屿相凌乱。
征帆飘空中,瀑水洒天半。
峥嵘若可陟,想像徒盈叹。
杳与真心冥,遂谐静者玩。
如登赤城里,揭步沧洲畔。
即事能娱人,从兹得消散。
花院相重点破苔,谁心肯此话心灰。
好风时傍疏篁起,幽鸟晚从何处来?
笔砚兴狂师沈谢,香灯魂断忆宗雷。
浮生已问空王了,箭急光阴一任催。
红旗阅五兵,绛帐领诸生。
味道轻鼎食,退公犹笔耕。
青箱传学远,金匮纳书成。
一瞬见前事,九流当抗行。
编蒲曾苦思,垂竹愧无名。
今日承芳讯,谁言赠衮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