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落尽阶前月,象床愁倚薰笼。
远似去年今日,恨还同。
双鬟不整云憔悴,泪沾红抹胸。
何处相思苦,纱窗醉梦中。
樱花落尽阶前月,象床愁倚薰笼。
远似去年今日,恨还同。
双鬟不整云憔悴,泪沾红抹胸。
何处相思苦,纱窗醉梦中。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怀念与相思交织的愁绪情怀。开篇“樱花落尽阶前月,象床愁倚薰笼”两句,以樱花的落尽和明亮的月光为背景,勾勒出主人公在夜深人静时独自倚靠着精美的象牙制成的床栏,心中充满了哀愁。这里的“薰笼”指的是细致温暖的蚊帐,或许也是情感上的庇护,但却无法驱散内心的忧伤。
紧接着,“远似去年今日,恨还同”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哀愁的持久。诗人通过对比去年今日的情景,发现自己的怨恨和不满依旧如故,这种感觉让人感到无力和悲凉。
“双鬟不整云憔悴,泪沾红抹胸”则具体描绘了内心哀愁对外貌的影响。诗中的“双鬟”指的是女子头上的发髻,而“不整”则显示出一种懒散与无心的状态。“云憔悴”形容心情的颓丧和不安,泪水沾湿了红色的衣襟,抹胸则是用布带束胸的动作,这里暗示着内心的痛苦已经到了无法自控的地步。
最后,“何处相思苦,纱窗醉梦中”表达了一种深切的相思之苦。诗人在问自己,在哪里能够找到那种相思的痛苦,但这个问题似乎无从回答。在“纱窗”即轻薄的窗户纸和“醉梦”中寻找慰藉,反映出诗人想要逃避现实,却又不得不面对内心的折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构建,展现了一个女子在春夜里因相思而生的哀愁和痛苦,是一首表达深沉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