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高宗皇帝挽词·其四》
《高宗皇帝挽词·其四》全文
宋 / 李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汉帝伤心地,羹墙梦正劳。

珠藏超赤水,鼎在泣乌号。

神藻光仍焕,仁风远更翱。

百皇谁比德,商庙独推高。

(0)
翻译
汉帝心中满是哀伤,他的梦境中还在为国家操劳。
珍贵的珠宝深藏如赤水,宝鼎悲鸣仿佛乌鸦的哀号。
神灵的光彩依然灿烂,仁爱的风范传播得更远。
众多古代帝王中,谁能与商朝的美德相比,唯有其庙宇被尊崇至高。
注释
羹墙:比喻国家或朝廷的忧虑和困境。
超:超过,比喻极其珍贵。
泣乌号:形容宝鼎发出像乌鸦哀鸣的声音,象征悲伤。
仁风:指仁爱的风气。
百皇:泛指古代众多的帝王。
商庙:指商朝的宗庙,象征商朝的崇高地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嵒所作,名为《高宗皇帝挽词》。从鉴赏的角度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借古讽今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于理想君主的崇高德行的赞美之情。

诗中“汉帝伤心地”开篇即揭示了一种哀伤的情怀,汉朝的皇帝面对着国家的兴衰和人民的苦难,内心充满了忧虑。紧接着,“羹墙梦正劳”则透露出了作者对于理想社会的向往,那里有公平正义,人们生活在美好的环境中。

“珠藏超赤水,鼎在泣乌号”这两句通过对珍贵物品和古器皿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去辉煌文化遗产的怀念,同时也隐含着对于当前社会状况的不满。珠藏代表着宝贵的财富,而超越赤水,则象征着这些珍宝被埋藏起来,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鼎在泣乌号,借用古代青铜器皿“鼎”来表达历史文化的悲哀之声。

“神藻光仍焕,仁风远更翱”两句描绘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美好景象,“神藻光”暗示着一种神圣而又高洁的光芒,而“仁风”则是对理想君主施行仁政所带来的和谐气息。通过这些意象,诗人表达了对于理想社会和理想领导者的向往。

最后,“百皇谁比德,商庙独推高”两句直接点出了赞美的对象是历史上的圣君,如周文王、周武王等,他们的德行在历代帝王中独树一帜,是无与伦比的。通过这样的赞美,诗人不仅表达了对古圣先贤的崇敬,也寄寓了自己对于当世理想君主的殷切期望。

总体来看,这首诗既有历史感和文化情怀,又蕴含着深刻的政治理念,是一篇集史诗、颂歌与抒情为一体,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作品。

作者介绍

李巘
朝代:宋

李巘,字献之。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赐同进士出身(《宋会要辑稿》选举一二之二二)。四年,为太常寺主簿(同上书选举二一之二)。五年,迁国子监丞兼国史院编修官(《南宋馆阁续录》卷九)。累迁礼部侍郎兼直学士院(《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二之二)。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官至翰林学士兼侍读(同上书礼五○之八)。今录诗五首。
猜你喜欢

和吴公仲庶游海云寺

及时行乐慰刀州,晓背重城信马头。

彩石散随香被去,芳尘纷逐钿车流。

悤悤曲水当年会,草草东山旧日游。

不是海云今独胜,清风长共好诗留。

(0)

慈氏阁

峥嵘梵阁碍银潢,且对畦衣问马王。

落日断云连楚粤,缺钟坏像杂梁唐。

英豪已往雄图歇,栋宇犹存古意荒。

惆怅石湖题柱在,倚栏无句独凄凉。

(0)

南林寺

律院僧应俗,亭荒草木删。

无碑堪考古,有客自看山。

竹好惟嫌密,云多不自閒。

小溪知最近,童浴夜方还。

(0)

归侍

石田茅屋野苔春,喜对庭闱话苦辛。

客路本无如意事,瘴乡难有却回身。

且寻农耒耕湘雨,待看天戈洗鞑尘。

门外黄旗边饷急,可堪杯酒各伤神。

(0)

养疴

八尺空床坐养疴,老来真是病维摩。

虚皇大道无为尔,造物小儿如我何。

许大乾坤无处著,这些躯壳累人多。

何当飞入虚空里,骨肉收归土一窝。

(0)

瑞光亭

昔闻石幢寺,今见瑞光亭。

一水东南碧,四榕冬夏青。

往来多俗子,老病抱遗经。

亲冢招提北,回头涕泗零。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