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初度日》
《初度日》全文
元 / 吴当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衰疾年添算,劬劳思转伤。

声华江上雾,勋业鬓边霜。

诗继唐风作,书从禹穴藏。

光阴何冉冉,华盖郁苍苍。

(0)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吴当的《初度日》表达了诗人的自我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深沉思索。首句“衰疾年添算”描绘了诗人随着岁月增长,身体日益衰弱,疾病缠身的状态。次句“劬劳思转伤”则揭示了诗人尽管辛勤劳苦,但忧虑和思考却愈发沉重。

“声华江上雾”运用比喻,将诗人的名声比作江面上的迷雾,暗示其在复杂世事中的模糊不清,可能也暗指才华被岁月冲淡。而“勋业鬓边霜”则以白发象征诗人功业未竟,岁月已在他鬓角留下了明显的痕迹。

“诗继唐风作,书从禹穴藏”两句,诗人自谦其诗歌创作继承了唐代诗歌的传统,并且珍视自己的学问,如同珍贵的文献深藏于古代的洞穴之中。

最后两句“光阴何冉冉,华盖郁苍苍”直抒胸臆,感叹时光如流水般悄然流逝,而自己头上华发渐多,犹如华盖般繁密,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对人生老去的无奈与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反思和对时光无情流逝的哀叹。

作者介绍

吴当
朝代:元   字:伯尚   籍贯:抚州崇仁   生辰:1297—1361

( 1297—1361)抚州崇仁人,字伯尚。吴澄孙。幼以颖悟笃实称,长精通经史百家言。从祖父至京师,补国子生。澄卒,从之学者皆就当卒业。用荐为国子助教,预修辽金宋三史,书成,除翰林修撰,累迁翰林直学士。江南兵起,特授江西肃政廉访使,召募民兵,由浙入闽,参预镇压农民军,夺回建、抚两郡。寻以被诬解职。陈友谅据江西,欲用之,不从,乃执送江州,拘留一年。后隐居庐陵吉水。有《学言诗稿》。
猜你喜欢

湖心亭

无地楼台镜影空,仙居蓬阆许舟通。

四围景物蜃窗外,三面山光雉堞东。

俯槛閒看鱼画水,捲帘低引燕裁风。

坐游省识无边乐,奚必幽遐一一穷。

(0)

赠汪容甫

直钩不钓鱼,方轨不炙毂。

即物具通识,遇合以我卜。

往蹇悔乃迟,慎始保初服。

因不失其亲,乖或承大僇。

独怜可宗者,如玉嗟碌碌。

所以独行士,果哉委沟渎。

沟渎良亦宜,亲老缺饘粥。

礼食权重轻,回面聊自鬻。

呼则应马牛,与不耻嘑蹴。

准古奉檄欢,斯意可歌哭。

自从秦汉来,阡陌开井牧。

士鲜禄代耕,求饱难半菽。

况士贱且多,夜光混鱼目。

习轻厌众嚣,奚辨鹄与鹜。

只尺蔽奇士,泥涂困匍匐。

文也少孤贫,此味尝最熟。

君况嗟我同,感我额频蹙。

恭闻下明诏,遗书采幽谷。

经术首所崇,激劝醒迷复。

君子应时须,学也中有禄。

不干亦不矫,吾道惟自淑。

方今岁将周,梅蕊巳簇簇。

春江待君归,天上舟行速。

(0)

十五日晨起大风,以肩舆跨山游狮子窝

山鸟鸣时漏阳光,开门微闻草木香。

僧厨啜粥趣从者,腰舆坐我犹胡床。

左旋右绕入深绿,日黯微见云飞扬。

麦田下睇可万尺,沿山取径遵羊肠。

蓦然舆幔策策动,虽不颠坠仍仓皇。

生平未敢据人上,即虞媢嫉生谤伤。

翠微偶尔蹑高顶,取忌风伯施权强。

跨危涉险听之去,舆夫剽乃逾风樯。

阑干宛宛出林麓,榱桷一一施丹黄。

沿陂杂树乱柯干,抱山飞阁成桥梁。

盛罢得息亦佳事,垂杨作态欹禅房。

沧趣老人感前迹,三十年事悲衰凉。

风停茶罢雨亦止,题名涴墨污僧墙。

(0)

武夷之游以事阻独坐怅然二首·其一

搁却看山又上楼,秋蝉聒耳不曾休。

形容我是诗才尽,不敢登临到建州。

(0)

梅石居松化石印歌

深谷立龙爪矛戟,风雨电雷汹拒格。

电归雷散自吟风,韵八箫韶殷山泽。

有脂不流作虎魄,反真凝髓成霜白。

一朝劫至遭樵斤,持与市人呼作石。

梅子怀玉披褐衣,弄印成刓自诧希。

嗟余秃颠眊视微,取广多识朝扣扉。

脩短较石焉敢几,万物出机还入机,狡猾变化奚是非。

(0)

赠侍潞川

走昔少年时,志尚在狂狷。

希阔古哲人,奋学乃所愿。

北渡超大河,遇子燕山甸。

谓我如草木,臭味吾同荐。

步登昭王台,滹沱荡南面。

塞上来惊风,白日色俱变。

慷慨和悲歌,流俗颇笑讪。

从此别春明,三年乃一见。

相见复奔驰,岂不伤贫贱。

今年访子居,淮堤绿杨遍。

红镫照故人,洗盏复相劝。

谁言壮士怀,不如儿女恋。

感旧默伤怀,日月几宾饯。

借问此何时,夏屋飞乳燕。

嗟吾倦远游,明朝返乡县。

身世如萍波,茫茫孰先辨。

惟惭志业衰,如何答深眷。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