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谷立龙爪矛戟,风雨电雷汹拒格。
电归雷散自吟风,韵八箫韶殷山泽。
有脂不流作虎魄,反真凝髓成霜白。
一朝劫至遭樵斤,持与市人呼作石。
梅子怀玉披褐衣,弄印成刓自诧希。
嗟余秃颠眊视微,取广多识朝扣扉。
脩短较石焉敢几,万物出机还入机,狡猾变化奚是非。
深谷立龙爪矛戟,风雨电雷汹拒格。
电归雷散自吟风,韵八箫韶殷山泽。
有脂不流作虎魄,反真凝髓成霜白。
一朝劫至遭樵斤,持与市人呼作石。
梅子怀玉披褐衣,弄印成刓自诧希。
嗟余秃颠眊视微,取广多识朝扣扉。
脩短较石焉敢几,万物出机还入机,狡猾变化奚是非。
这首诗以奇特的想象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梅石居的松化石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万物变化的哲学思考。
首句“深谷立龙爪矛戟”,以龙爪比喻松树的枝干,形象地描绘了山谷中松树挺拔的姿态,如同龙爪般坚韧有力。接着“风雨电雷汹拒格”一句,通过风雨电雷的激烈冲突,衬托出松树的顽强生命力,即使面对极端环境也能屹立不倒。
“电归雷散自吟风,韵八箫韶殷山泽”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松树比作能吟唱风声的乐器,其声音回荡在山林之间,充满了和谐与美感。这里不仅赞美了松树的自然之美,也暗示了其内在的精神力量。
“有脂不流作虎魄,反真凝髓成霜白”则进一步揭示了松树的内在品质。脂液不流,象征着松树的纯净与坚贞;凝髓成霜白,则展示了其经过岁月洗礼后的高洁与庄严。
“一朝劫至遭樵斤,持与市人呼作石”描述了松树最终被砍伐的命运,化为普通石头,落入世俗之手。这一转变寓意着自然之美在人类社会中的价值被忽视或误解。
“梅子怀玉披褐衣,弄印成刓自诧希”通过梅子的比喻,表达了对松树虽遭不幸但仍保持其独特魅力的赞赏。梅子虽小,却蕴含着珍贵的玉质,即便披上朴素的外衣,也能以其独特的印记吸引人们的注意。
“嗟余秃颠眊视微,取广多识朝扣扉”是诗人自谦之语,表示自己虽年老眼花,但依然渴望了解并欣赏世间万物的奥秘。
“脩短较石焉敢几,万物出机还入机,狡猾变化奚是非”则是对自然界万物生长规律的深刻反思。无论是松树还是梅子,它们的成长过程都遵循着自然法则,展现出复杂而微妙的变化。诗人在此表达了对自然界智慧的敬畏,以及对生命循环与变化的哲学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是一首富有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贮木二十年,一屋未必就。
风雨日薄蚀,土花起皴皱。
捐弃弗忍言,黾勉始结构。
因循复三载,石雨穿寒溜。
枯栋三两横,客来不敢留。
人生须盖藏,辗转事饤饾。
握粟出经费,厨人生怨诟。
自笑鸠为巢,未了先白首。
休哉孙五郡,去官借车厩。
至今清白声,犹不愧屋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