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泻悬河雨,先号拔木风。
问津尨吠处,觅路霓光中。
徒御忧群盗,儿童笑拙翁。
当知步兵哭,初不为途穷。
欲泻悬河雨,先号拔木风。
问津尨吠处,觅路霓光中。
徒御忧群盗,儿童笑拙翁。
当知步兵哭,初不为途穷。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诗人在途中遇到了行走的困难。"欲泻悬河雨,先号拔木风"两句生动地形象了狂风巨浪即将到来前的气氛,"问津尨吠处,觅路霓光中"则表现了诗人在迷雾之中寻找道路的艰难。"徒御忧群盗,儿童笑拙翁"一句通过对比,突出了成年人对途中的担忧和孩子对未知的天真无邪。而最后两句"当知步兵哭,初不为途穷"则揭示了行军路途之艰辛,步兵的哭泣并非因为道路遥远,而是更深层次的情感表达。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风光和人事变化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的情感波动和深刻的生活体验。语言生动,意境丰富,是一首不错的山水行吟之作。
地枕吴溪与越峰,前朝恩锡灵泉额。
竹林晴见雁塔高,石室曾栖几禅伯。
荒碑字没秋苔深,古池香泛荷花白。
客有经年说别林,落日啼猿情脉脉。
长年乐道远尘氛,静筑藏修学隐沦。
吟对琴樽庭下月,笑看花木槛前春。
闲来欲著登山屐,醉里还披漉酒巾。
林壑能忘轩冕贵,白云黄鹤好相亲。
上人远自西天竺,头陁行遍国朝寺。
口翻贝叶古字经,手持金策声泠泠。
护法护身唯振锡,石濑云溪深寂寂。
乍来松径风更寒,遥映霜天月成魄。
后夜空山禅诵时,寥寥挂在枯树枝。
真法常传心不住,东西南北随缘路。
佛川此去何时回,应真莫便游天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