孀妾怨长夜,独客梦归家。
傍檐虫缉丝,向壁灯垂花。
檐外月光吐,帘中树影斜。
悠悠飞露姿,点缀池中荷。
孀妾怨长夜,独客梦归家。
傍檐虫缉丝,向壁灯垂花。
檐外月光吐,帘中树影斜。
悠悠飞露姿,点缀池中荷。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独特的夜景,充满了对家的思念和孤独感。开头两句“孀妾怨长夜,独客梦归家”表达了一个女性对长夜的抱怨和一个独行旅人的对家的渴望,通过“怨”和“梦”两个字眼,可以感受到他们内心深处的孤寂与不舍。
接下来的两句“傍檐虫缉丝,向壁灯垂花”则是用虫蚁编织蛛网和灯光下的花影来描绘夜晚的静谧与细腻。这里的“傍檐”指的是屋檐下,而“缉丝”则形象地展现了虫子在黑夜中不懈努力的情景;“向壁”和“垂花”的灯光,则是对夜晚光线变化的一种细腻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有些许孤独的氛围。
诗歌后两句“檐外月光吐,帘中树影斜。悠悠飞露姿,点缀池中荷。”则将视线从室内扩展至室外,描绘了夜晚自然界的美景。“檐外”和“帘中”的对比,以及“月光”与“树影”的交织,既映射出诗人对夜色中的宁静之美的感受,同时也反映出了诗人的孤独情怀。最后,“悠悠飞露姿,点缀池中荷”则是对露水和荷花的一种描绘,这里的“悠悠”给人以轻柔与缓慢的感觉,而“点缀池中荷”则让人联想到夜晚微妙的生机。
整首诗通过对夜景的细腻描写,传达了一种深沉的孤独感和对家的思念,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与深刻体验。
南昌万使君,乃是东汉将军之子孙。
家有槐里堂,世称忠义门。
锐如丰城之宝剑,矫若沧海之游鹍。
一旦雄才际昌运,三年出佐东南郡。
寒谷阳春化日长,玉壶夜月清冰莹。
雁背霜高江水清,云帆晓发凤凰城。
长安渡头喧叠鼓,共挽官船留判府。
判府今年朝玉京,心知万亿苍生苦。
建子之月梅花开,腊后春前侯复来。
天上应颁五色诰,马蹄重蹋长安道。
天台山高四万八千丈,我昔飞梦游其间。
天鸡二唱海色动,琼台银阙高巉碞。
留侯之孙江海士,磊落襟怀有如此。
三年把钓掣金鳌,文采珊瑚湛秋水。
子居东越我句吴,一朝邂逅青云衢。
得鱼宾馆休弹铗,挟策王门且曳裾。
二月江波绿如酒,我亦张帆大江右。
洪崖山顶望春晴,一度相思一回首。
李公子,来自西昆崙。
于阗河中白石子,何年移植苍山根。
碧云四合不见日,入窗空翠凉纷纷。
得非伶伦氏,采之贡轩辕。
轩辕台上调六琯,吹得凤凰五采相腾骞。
凤凰城中凤之穴,结巢下啄青琅玕。
李公子,何翩翩。
伯也如圭璋、如璠玙,何不披腹排天阍,森然玉笋联朝班。
不然借我截为任公之钓竿,一掣海水金鳌翻。
明年二月春水浑,我当挐舟扣卿门。
香风堂上振环佩,春雨阶前罗子孙。
卿当赠我青瑶琨,何以报之云锦文。
卿家令弟未相见,寄谢此君须会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