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作登楼色,天留隔巷□。
云分潭际树,帆上驿边洲。
落日湖阴笛,凉风水郭秋。
一灯遗老鬓,四海后元春。
树悬山雨白,门掩佛灯红。
村烟茅店午,篱蝶棘花晴。
燕子楼台人影瘦,海棠池馆月痕孤。
桃花浪起春风阔,燕子寒生社雨多。
鸟断空山孤树悄,马嘶小驿一灯昏。
江湖宦客孤舟夜,城郭诗翁白发春。
燕子池塘诗句好,蒲花帘幕酒杯深。
君如硎刃千牛解,我似车轮四角方。
刺绣帘栊莺语倦,读书庭院絮飞忙。
草意欲供新得句,桃花犹记旧来人。
山作登楼色,天留隔巷□。
云分潭际树,帆上驿边洲。
落日湖阴笛,凉风水郭秋。
一灯遗老鬓,四海后元春。
树悬山雨白,门掩佛灯红。
村烟茅店午,篱蝶棘花晴。
燕子楼台人影瘦,海棠池馆月痕孤。
桃花浪起春风阔,燕子寒生社雨多。
鸟断空山孤树悄,马嘶小驿一灯昏。
江湖宦客孤舟夜,城郭诗翁白发春。
燕子池塘诗句好,蒲花帘幕酒杯深。
君如硎刃千牛解,我似车轮四角方。
刺绣帘栊莺语倦,读书庭院絮飞忙。
草意欲供新得句,桃花犹记旧来人。
这首元代诗人刘诜的《句》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生活场景的生动刻画,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情感表达。
首先,诗中“山作登楼色,天留隔巷□”两句,以山色与天空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深远的空间感,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静谧而壮丽的自然世界之中。“云分潭际树,帆上驿边洲”则通过云、水、树、帆等元素的组合,描绘了一幅动态的江河图景,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接着,“落日湖阴笛,凉风水郭秋”两句,通过落日余晖与湖畔笛声的结合,以及凉风与秋水的交融,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让人感受到秋天特有的凄美与深沉。
“一灯遗老鬓,四海后元春”两句,通过一盏孤灯映照着老人的白发,以及对未来的无限遐想,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岁月沧桑的感慨,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树悬山雨白,门掩佛灯红”描绘了雨后山林的洁白与寺庙中佛灯的温暖,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展现出自然与宗教的和谐共存之美。
“村烟茅店午,篱蝶棘花晴”则通过午后的村庄景象,以及晴天里蝴蝶在篱笆旁、棘花间的翩翩起舞,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富有画面感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与丰富,也蕴含了对人生、社会、历史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江南十里花茫茫,紫薇尽对中书郎。
人工会得无穷意,一枝宛转留芬芳。
缉熙殿里日月长,对画落笔蛟龙翔。
花前未觉风流远,扇底犹含雨露香。
乌府先生黄阁老,高敞新斋坐霜昊。
聊题此画托千年,从今永伴中书考。
道人晏坐清白居,身心不动长如如。
月窟深藏雪狮子,冰壶静贮银蟾蜍。
绝色纯真妙难测,中下焉能造其域。
不修梵行事空王,岂守邪禅作家贼。
纵横廓落含十虚,三尺丈六携手归。
彻骨风流秪者是,六门日夜扬光辉。
灵利师僧近来少,往往多从外边讨。
本无阶级坦然平,到此定应先跶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