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失却丁令威,赤壁梦里横江飞。
明河洲头槎已烂,千岁去家今始归。
晴峰历历入云小,独立秋空望华表。
华阳真逸上清来,铁笛一声山月晓。
辽东失却丁令威,赤壁梦里横江飞。
明河洲头槎已烂,千岁去家今始归。
晴峰历历入云小,独立秋空望华表。
华阳真逸上清来,铁笛一声山月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鹤归巢的奇幻景象,充满了浓厚的道家哲学色彩和超脱尘世的意境。
首句“辽东失却丁令威”,借用了丁令威化鹤的故事,象征着诗人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接着“赤壁梦里横江飞”则将这一主题延伸至历史的深处,以赤壁之战为背景,暗示了历史的变迁与个人命运的无常。
“明河洲头槎已烂,千岁去家今始归”两句,运用了“槎”(木筏)的意象,暗喻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轮回。诗人通过描述木筏在明河洲头腐烂,表达了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感慨,同时也预示着主人公历经千年后终于回归家园的主题。
“晴峰历历入云小,独立秋空望华表”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壮丽的画面。晴朗的山峰在云中若隐若现,主人公独自站在秋日的天空下,凝望着远处的华表,这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某种精神寄托或理想追求的表达。
最后,“华阳真逸上清来,铁笛一声山月晓”以“华阳真逸”(传说中的仙人)的归来作为结尾,通过“铁笛一声”引发山月之晓,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也强化了诗中仙境般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于超凡脱俗、远离尘嚣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与哲学意味的世界,展现了作者对自由、超脱以及生命轮回的独特感悟。
渊明喜种菊,子猷喜种竹。
托物虽自殊,心期俱不俗。
千载得李侯,异世等风流。
为官恐是陶彭泽,爱竹最知王子猷。
寒窗对酒听雨雪,夏簟烹茶卧风月。
小僧知令不凡材,自扫竹根培老节。
富贵于我如浮云,安可一日无此君。
人言爱竹有何好,此中难为俗人道。
我于此物更不疏,一官窘束何由到。